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哪些实招让老百姓最有“获得感”

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哪些实招让老百姓最有“获得感”

2017-03-14 09:51 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图/中国政府网

在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的同一时间,一份调查用超过57万受访者实实在在的切身体验,讲述老百姓对过去一年中央政府各项政策的“获得感”。

中央电视台发布的《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6-2017)》显示,55.28%的受访者预期2017年收入会提高,13.52%的受访者预期今年家庭收入增长将超过20%。

“中国家庭收入高增长预期的受访者比例,创5年新高,老百姓‘全面小康’信心十足。”有评论如此解读。

更多具体数据支撑着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人民群众获得感增强”的回顾。调查显示,低收入人群2016年感觉幸福比例远超2014年,55.01%农村受访者认为2017年收入会提高,青海、西藏等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集中省份收入信心指数排名位居全国前列,显示出人民群众对改善民生、精准扶贫脱贫和扶农惠农政策的获得感。

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为更多年轻人开辟出一条实现梦想的“绿色通道”。数据显示,90后年轻人在预期收入增长超过20%群体中的占比最高,达16.06%。而有创业意愿的受访者,预期收入增长超过20%的占比则高达30.03%,比没有创业意愿的人足足高出两倍。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图/中国政府网

在另一项基于30多万条媒体、微博、微信、论坛等信息的大数据分析中,“各类市场主体每天新增4.5万户”、“农村危房改造380多万户”、“全年企业税负降低5700多亿元”、“清理规范192项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开启深港通”等,成为网民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所列举的去年主要工作当中“获得感”最强的政策举措。

分析称,高达98.69%的网民对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2016年工作回顾”给予好评,高度认可我国发展在国内外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交汇的严峻挑战下,仍然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的“成绩单”。而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涵盖经济发展、民生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的32项具体量化指标全部完成,被网民赞誉中央政府“言必信、行必果”。

“超过99.68%的网民为‘各类市场主体每天新增4.5万户’点赞,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持续推进等满意度均过99%。”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网民对2016年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工作成效的‘获得感’最高。”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图/中国政府网

对于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部署,有97.68%的网民表示高度认可。其中,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工作部署,尤其是“提速降费”等一系列民生大礼包何时落地,最受网民关注。

分析称:“网民期待各地各部门抓好落实,让《政府工作报告》的政策利好真正‘看得见、摸得着’。”

事实上,在两会期间的活动中,李克强总理已经对这些关切和期待作出了回应。他在参加西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专门写入‘把发展硬道理更多体现在增进人民福祉上’,要让广大群众感到生活有滋味、未来有奔头!”

(来源:《新华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