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4月28日 星期一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2025年1月月度人物:程翔

“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2025年1月月度人物:程翔

2025-04-03 16:21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多年来,程翔一直在寻找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药物。2016年,程翔带领团队开展了我国首例扩张型心肌病的免疫吸附治疗。2024年,程翔又提出了用于诊断冠心病患者残余炎症风险的中国标准,对降低中国冠心病患者的复发和死亡具有重大意义。同时,程翔带领的心内科团队正在研发全球领先的高血压治疗性降压疫苗,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应用于临床,为高血压防治带来突破性进展。

致力复杂心脏病治疗,探索心脏病防治的中国方案

深耕心血管领域二十余载,程翔团队充分发挥了“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开展了诸多原创研究工作。一是提出了预测冠心病患者残余炎症风险的中国新标准。程翔研究发现,通过检测血清中的一些炎症指标能够有效地预测冠心病患者未来是否会再次发生心梗或者死亡的高低,而这一标准完全不同于西方人群。通过建立我们自己国人的预测标准并进行干预,能够大大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二是开展了我国首例扩张型心肌病的免疫吸附治疗,探索建立心衰治疗的中国新技术。程翔团队在国内率先发明了检测心力衰竭患者自身抗体的试剂盒,能够有效识别人体内可能会“误伤”我们自己的抗体蛋白,并通过免疫吸附的方法将其过滤清除,这样就可以帮助心脏功能的恢复,大大提高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一特色检测试剂盒目前已在全国数百家医院,数万名患者身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三是协和心内科团队通过二十多年的深入研究,正在研发以高血压治疗疫苗为代表的多种全球领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慢病治疗性疫苗。这些富有前景的生物技术药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转化,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应用于临床,改写高血压等慢性病治疗的模式。

近年来,程翔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以通讯作者在Circulation, Eur Heart J, J Am Coll Cardiol等杂志发表SCI论文50余篇。先后获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9)、国家优秀青年基金(2012)、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5)、“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7)等。

专注复杂危重冠脉介入治疗,血管开通率超过90%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CTO)手术,难度高、风险大,被称为心脏冠脉介入治疗“最后的堡垒”。57岁的许先生右冠状动脉完全闭塞,近2年的3次介入手术均宣告失败。“这是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血管被完全堵塞,是冠心病中最复杂的一种。”程翔分析道。程翔一次次构思着手术方案。手术台上,他借助血管内超声准确找到闭塞段入口,并将导丝送入血管结构内,他耐心调整导丝方向,不到一个小时终将导丝送入远端真腔。在场医护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又一名复杂冠心病患者在协和医院获得重生。啃下“硬骨头”,就要练就过硬本领,程翔深耕介入治疗近20年,一直致力于复杂危重冠脉介入治疗。以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来说,借助正向/逆向技术,他手术的血管开通率保持在90%以上。

锐意进取,带领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

近10年来,程翔团队年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项以上,协和心内科被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联合批准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输出单位”,2021年获批“心血管疾病免疫诊疗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蝉联复旦大学排行榜心血管病专科华中地区排名第一,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行全国第九,中国心血管病高影响力论文(2016-2020)医疗机构排行全国第六,是目前华中地区唯一的“三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教育部生物靶向治疗重点实验室)。

身先士卒,助力打赢武汉疫情阻击战。

在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时期,程翔组织建立抢救急性心梗患者的“协和溶栓小分队”。作为核心专家参与制定多部专家共识。在心血管领域权威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发表论文《COVID-19疫情期间武汉心血管医生工作模式转变》,指导新冠疫情期间心血管疾病的管理和救治。荣获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颁发的“中青年心血管病学菁英抗疫英雄奖”。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