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5月20日 星期二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2023年10月月度人物:张迎春

“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2023年10月月度人物:张迎春

2023-11-21 15:36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张迎春,女,汉族,1963年4月生,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主任医师。“为圆慈母梦,温言佐良方,万家喜获宁馨日,悦见夙愿得偿”是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主任张迎春的真实写照。从医31年,张迎春用钻研和创新的精神探索中医助孕保胎事业新的发展,让医院中医科发展成为国家培育建设重点专科,帮助6万家庭迎来新生命。曾获“荆楚楷模•最美健康守护者”、湖北省三八红旗手、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坚守:潜心钻研探索科室发展之路

1991年,28岁的中医硕士毕业生张迎春来到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工作,第2年,她进入医院刚成立的中医科,此后十年,她是唯一一位坚守中医科的医生。

“当初,省妇幼中医科还不被大众熟知,我就在工作之余写一些妇女儿童常见病的科普文章投到报社”张迎春说。通过科普,省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开始被武汉老百姓知道,也让张迎春开始接诊不孕症患者。“1993年,一个结婚多年未孕,家庭在分裂边缘的患者找到了我。”她亲手给这位患者做了输卵管造影,发现是阑尾炎手术引发的输卵管炎症,通过外敷、灌肠和消炎,这位患者半年内就顺利怀孕。口口相传,来找张迎春看不孕症的患者越来越多,她也不断学习和钻研新知识和新技术,不少外地患者慕名而来。除了临床业务,张迎春还积极带领科室医护进行科研项目研究,主持参与国家、省级多项科研项目。

勤学:小本子里“写”出中医助孕保胎创新技术

每天出门诊时,张迎春都会带一个小本子,遇到特殊的病人或者看病时有什么想法就立刻记下来,下了班再接着研究;每周闲暇时,她都会搜索阅读国内乃至世界最前沿的不孕症治疗发展情况;每个月她都会把典型或者特殊患者的病历复印下来;每年总结成册,现已装满了两个书柜。

从一笔一划写在本子上的病例里,张迎春抽丝剥茧,仔细琢磨,大胆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业务。在她的手中,中医的各种方法如方剂、贴剂、针刺、穴位埋线、姜灸等,有如助孕“十八般武器”。她在复发性流产、先兆流产、不孕症等疾病的诊治上有着独到的见解,不仅提出了“宫寒不孕”的理论,还探索出调经种子“暖宫散寒”的治疗方法,提高了中医药服务能力。

从医31年,张迎春先后收到了200余副锦旗和感谢信。每次出门诊时,那个小本子仍是她最忠实的“伙伴”,为她记录下疑难病例,也成为鼓励病患的“真凭实据”,“当一名中医,一定要勤学,当一辈子学生,才能看好病。”

温暖:用心参与每个生命的历程

张迎春的办公室悬挂着一组小女孩的照片挂历,大大的眼睛,稚气阳光的脸庞让人心生希望。2012年,35岁的刘小燕(化名)结婚8年未孕,她找到了张迎春。张迎春仔细看完她历年来的检查结果,发现是双侧输卵管未通及子宫太小。当时,多位妇产科专家都觉得她即使疏通了输卵管,子宫条件也无法受孕,让刘小燕顿时陷入绝望,哭倒在中医科。张迎春握着刘小燕的手,耐心安抚她,让她鼓起信心,配合治疗。半年后,刘小燕怀孕了,随后顺利分娩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孩子出生后,刘小燕每年都会精心制作一张孩子的照片挂历送给张迎春。

“我的患者九成是不孕或者保胎,剩下一成是妇科重症。作为一名医生、一位女性、一个妈妈,我能够感受到她们的痛苦。”对待每位患者,张迎春都是慢声细语,愿意花费很多时间去安慰和鼓励她们。在门诊中,也常常能看到一些患者如孩子般找她“要抱抱”,她总是起身给对方一个大大的拥抱,“抱一下,一定会有好运气!”

中医一人一方,门诊辛劳可想而知。“张主任的患者很多,想来加号的患者更多,她总是想着病人跑来一趟不易,从不推辞。她还常跟我们说开方子时要多思考,搭配最合适最平价的药材,尽量给患者降低看病成本。”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姜朵生说。

“面对患者,我无法说‘不’。很多患者是哭着来的,很痛苦;治疗成功后也是哭着走的,但很幸福。我参与到她们的生命历程中,甚至见证了另一个小生命的出现,这就是我最幸福的时候。”张迎春说,“中国梦是追求幸福的梦,用中医适宜技术为天下妇女健康造福,就是我的中国梦。”

“生育,对于女性而言是让生命完成一个圆,我愿意帮她们把这个圆画好。”在张迎春所有努力和付出的背后,是振兴中医的初心,更是一颗视病人为亲人的真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