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7月26日 星期六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省卫生计生委驻宝丰镇桂坪村2016-2020年精准扶贫暨新农村建设工作规划

省卫生计生委驻宝丰镇桂坪村2016-2020年精准扶贫暨新农村建设工作规划

2016-02-05 14:02 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省驻农村工作队(扶贫工作队)组派工作的通知》(鄂办发[2015]43号)文件要求,通过在桂坪村认真调查研究,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实际情况,为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特制定湖北省卫生计生委驻竹山县宝丰镇桂坪村2016-2020年五年精准扶贫暨新农村建设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攻坚、新农村建设的决策部署,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幸福湖北”为核心,以“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为总要求,围绕“贫困户脱贫,贫困村出列”和“巩固扶贫攻坚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两个阶段目标,以改善驻点村基础设施、提高产业水平、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任务,坚持新农村建设区域发展和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同步推进,在驻点地区党委和政府的统领下,认真履行指导、帮助、督促、服务的职责,创新和深化工作机制,扎实推进驻点村精准脱贫和新农村建设。

二、工作目标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着力促进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支持发展特色农业,适当调整产业结构,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全村经济总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持续增加;积极争取项目投入,合理规划村镇建设,大力改善人居环境;积极促进当地信息服务建设、农村网格化建设、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计划生育服务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培养专业技术能手,提高村民素质,促进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力争在2017年实现驻点的桂坪村256户913人全部脱贫销号、全村脱贫出列,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人均住房面积25平方米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全村有主导产业、有集体经济收入、有健全的群众服务中心(含标准卫生室和文体广场)、有小学教育、有养护完好的通村公路、有到户的安全饮水、有安全的农村电网、有入户的电视通讯信号、有清洁的生活能源,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进一步巩固扶贫攻坚成果,到2020年前实现驻点的桂坪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村经济产业和社会事业平衡、协调、可持续、现代化全面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农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齐全,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三、工作任务

(一)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1、大力支持桂坪村生态茶园建设,2017年前扶持发展1000亩茶叶种植,2020年前巩固发展到2000亩茶叶种植。积极支持村民种植茶叶、板栗、核桃、葡萄、花生、大棚蔬菜、油菜等经济作物,确保村民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2、支持发展畜牧业。集中扶持家禽、牲畜、水产等养殖专业示范户,发展规模养殖,带动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3、支持引导社会资源参与扶贫攻坚,吸引能人大户回乡兴办企业、发展产业,吸纳贫困户就地就业、增收创富。推进“村企共建、户社合一”等模式,培育发展集体经济。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1、加强乡村建设规划。组织专家帮助制定乡村规划,重点对桂坪村扶贫搬迁新居进行整体规划,建立和完善管护机制,按照新农村乡村建设标准指导村民建设节地、节能和功能配套合理的住宅,实行集中居住。

2、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建设村文化广场,配套休闲娱乐设施和体育健身器材;整治西河流域桂坪村段,主河道清淤,沿河岸美化绿化亮化;将部分不通公路且居住环境恶劣的农户搬迁至交通主干道,对部分危房进行改造;在村主干道、河道两岸和公共绿化带植树10000棵,在公共场所及主要道路安装照明灯具。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协助镇、村向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打通和硬化通村入院道路,保障村组安全方便出行。积极争取立项进行农村安全电网升级改造,支持入户自来水支线管网建设。维修改造农田灌溉渠道,基本解决1000亩农田旱涝保收。

4、支持“三改一建”工作。积极争取立项解决全村居民安全饮水工程;协助镇、村推广修建沼气池;改造农户卫生厕所,实现全村670户全覆盖。

5、加强环境整治工作力度。结合竹山县竹房城镇带建设,支持镇村清洁道路亮化工程建设。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提高村民卫生意识,控制污水、废渣等各种污染物排放,对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

6、配合支持村民服务中心建设。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村委会办公室、计划生育服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警务室、党员之家、村民活动室、图书室和技能培训场所为一体的建设工作。

(三)完善农村网格化建设和信息服务惠民工作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做好农村网格化管理和信息服务惠民工作,完成“五好”(4+1)工作任务:人口、房屋、车辆的基础信息采集好,网格划分好,网格员配备好,网格化管理硬件建设好,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好,信息站达到了“八个一”标准:每个信息站有一个固定办公场所、一条4M的宽带网络接入、一台电脑、一套远程视频会议设备(耳机+话筒)、一个“村务通”信息服务平台、一台立式信息查询机、一块户外信息发布屏、一个村级信息员。通过信息站的电脑、电视、手机、触摸查询屏等多种信息终端设备开展涉农政策和法规宣传、采集各类信息,指引农民网上办事、帮助农民联系专家解决各类难题、助推农资和农产品购销,实现“网格管理到家门、农民办事不出村、政策宣传能到户、联系专家可到人、产品买卖在田间”的目标。

(四)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基本素质

1、有针对性的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村文教室、图书室等手段,开展各种科技培训教育活动,培育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至少培养5个市场主体,带领群众发展产业,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增收。

2、开展法制和政策宣传,每户贫困户培养1名熟悉产业发展、法律知识和精准扶贫政策措施的明白人,加快脱贫步伐。抓好全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建平安村、组、户,组织普法教育专项讲座。

3、引导打工经济健康发展,组织剩余劳动力和季节性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农民收入。

(五)发展公共服务事业,提高农民保障水平

1、支持村卫生室建设,达到省级示范村卫生室标准,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改善村民看病就医环境。

2、加强教育基础建设,争取多方支持,进一步改善桂花片中心小学办学条件。

3、加强竹山县乡镇卫生院基础建设,从资金、设备、技术和人员等方面给予适当扶持,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4、加强当地计划生育服务建设,在竹山县开展计划生育规范化服务管理试点工作,将试点经验推广到全省。

5、积极推广医疗卫生健康技术,组织送医送药,送科普知识下乡。

(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行村级政务公开

1、改善村委会工作环境,援建村级组织阵地。

2、建好村务公开栏,促进村级组织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

3、扎实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创评工作,使“十星级文明农户”占全村总户数的90%以上。

四、主要措施

(一)依靠当地党委政府开展工作。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做好规划,按照每年工作任务,分年度制定实施细则,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依靠镇政府和村委会组织落实。

(二)积极争取各种建设项目。加强与省直相关部门联系,反映实际困难,更多地争取建设项目。

(三)有效利用好帮扶项目资金。按照项目资金管理要求,做好项目预算、管理,根据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确定项目规划,制定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将项目建设纳入村委会目标责任考核制内容,并设立奖励基金,加强督促检查,保证项目建设顺利完成。

(四)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三农”和精准扶贫方针政策,调动干部群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施政务公开制,确保政策透明。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