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卫生计生委驻宝丰镇桂坪村2016-2020年精准扶贫暨新农村建设工作规划
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省驻农村工作队(扶贫工作队)组派工作的通知》(鄂办发[2015]43号)文件要求,通过在桂坪村认真调查研究,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实际情况,为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特制定湖北省卫生计生委驻竹山县宝丰镇桂坪村2016-2020年五年精准扶贫暨新农村建设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攻坚、新农村建设的决策部署,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幸福湖北”为核心,以“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为总要求,围绕“贫困户脱贫,贫困村出列”和“巩固扶贫攻坚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两个阶段目标,以改善驻点村基础设施、提高产业水平、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任务,坚持新农村建设区域发展和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同步推进,在驻点地区党委和政府的统领下,认真履行指导、帮助、督促、服务的职责,创新和深化工作机制,扎实推进驻点村精准脱贫和新农村建设。
二、工作目标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着力促进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支持发展特色农业,适当调整产业结构,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全村经济总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持续增加;积极争取项目投入,合理规划村镇建设,大力改善人居环境;积极促进当地信息服务建设、农村网格化建设、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计划生育服务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培养专业技术能手,提高村民素质,促进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力争在2017年实现驻点的桂坪村256户913人全部脱贫销号、全村脱贫出列,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人均住房面积25平方米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全村有主导产业、有集体经济收入、有健全的群众服务中心(含标准卫生室和文体广场)、有小学教育、有养护完好的通村公路、有到户的安全饮水、有安全的农村电网、有入户的电视通讯信号、有清洁的生活能源,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进一步巩固扶贫攻坚成果,到2020年前实现驻点的桂坪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村经济产业和社会事业平衡、协调、可持续、现代化全面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农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齐全,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三、工作任务
(一)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1、大力支持桂坪村生态茶园建设,2017年前扶持发展1000亩茶叶种植,2020年前巩固发展到2000亩茶叶种植。积极支持村民种植茶叶、板栗、核桃、葡萄、花生、大棚蔬菜、油菜等经济作物,确保村民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2、支持发展畜牧业。集中扶持家禽、牲畜、水产等养殖专业示范户,发展规模养殖,带动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3、支持引导社会资源参与扶贫攻坚,吸引能人大户回乡兴办企业、发展产业,吸纳贫困户就地就业、增收创富。推进“村企共建、户社合一”等模式,培育发展集体经济。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1、加强乡村建设规划。组织专家帮助制定乡村规划,重点对桂坪村扶贫搬迁新居进行整体规划,建立和完善管护机制,按照新农村乡村建设标准指导村民建设节地、节能和功能配套合理的住宅,实行集中居住。
2、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建设村文化广场,配套休闲娱乐设施和体育健身器材;整治西河流域桂坪村段,主河道清淤,沿河岸美化绿化亮化;将部分不通公路且居住环境恶劣的农户搬迁至交通主干道,对部分危房进行改造;在村主干道、河道两岸和公共绿化带植树10000棵,在公共场所及主要道路安装照明灯具。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协助镇、村向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打通和硬化通村入院道路,保障村组安全方便出行。积极争取立项进行农村安全电网升级改造,支持入户自来水支线管网建设。维修改造农田灌溉渠道,基本解决1000亩农田旱涝保收。
4、支持“三改一建”工作。积极争取立项解决全村居民安全饮水工程;协助镇、村推广修建沼气池;改造农户卫生厕所,实现全村670户全覆盖。
5、加强环境整治工作力度。结合竹山县竹房城镇带建设,支持镇村清洁道路亮化工程建设。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提高村民卫生意识,控制污水、废渣等各种污染物排放,对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
6、配合支持村民服务中心建设。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村委会办公室、计划生育服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警务室、党员之家、村民活动室、图书室和技能培训场所为一体的建设工作。
(三)完善农村网格化建设和信息服务惠民工作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做好农村网格化管理和信息服务惠民工作,完成“五好”(4+1)工作任务:人口、房屋、车辆的基础信息采集好,网格划分好,网格员配备好,网格化管理硬件建设好,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好,信息站达到了“八个一”标准:每个信息站有一个固定办公场所、一条4M的宽带网络接入、一台电脑、一套远程视频会议设备(耳机+话筒)、一个“村务通”信息服务平台、一台立式信息查询机、一块户外信息发布屏、一个村级信息员。通过信息站的电脑、电视、手机、触摸查询屏等多种信息终端设备开展涉农政策和法规宣传、采集各类信息,指引农民网上办事、帮助农民联系专家解决各类难题、助推农资和农产品购销,实现“网格管理到家门、农民办事不出村、政策宣传能到户、联系专家可到人、产品买卖在田间”的目标。
(四)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基本素质
1、有针对性的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村文教室、图书室等手段,开展各种科技培训教育活动,培育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至少培养5个市场主体,带领群众发展产业,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增收。
2、开展法制和政策宣传,每户贫困户培养1名熟悉产业发展、法律知识和精准扶贫政策措施的明白人,加快脱贫步伐。抓好全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建平安村、组、户,组织普法教育专项讲座。
3、引导打工经济健康发展,组织剩余劳动力和季节性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农民收入。
(五)发展公共服务事业,提高农民保障水平
1、支持村卫生室建设,达到省级示范村卫生室标准,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改善村民看病就医环境。
2、加强教育基础建设,争取多方支持,进一步改善桂花片中心小学办学条件。
3、加强竹山县乡镇卫生院基础建设,从资金、设备、技术和人员等方面给予适当扶持,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4、加强当地计划生育服务建设,在竹山县开展计划生育规范化服务管理试点工作,将试点经验推广到全省。
5、积极推广医疗卫生健康技术,组织送医送药,送科普知识下乡。
(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行村级政务公开
1、改善村委会工作环境,援建村级组织阵地。
2、建好村务公开栏,促进村级组织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
3、扎实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创评工作,使“十星级文明农户”占全村总户数的90%以上。
四、主要措施
(一)依靠当地党委政府开展工作。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做好规划,按照每年工作任务,分年度制定实施细则,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依靠镇政府和村委会组织落实。
(二)积极争取各种建设项目。加强与省直相关部门联系,反映实际困难,更多地争取建设项目。
(三)有效利用好帮扶项目资金。按照项目资金管理要求,做好项目预算、管理,根据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确定项目规划,制定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将项目建设纳入村委会目标责任考核制内容,并设立奖励基金,加强督促检查,保证项目建设顺利完成。
(四)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三农”和精准扶贫方针政策,调动干部群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施政务公开制,确保政策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