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镇喻家塔村2014-2016年新农村建设规划
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指示精神和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为宗旨,通过认真调查研究,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实际情况,为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特制定湖北省卫生计生委、湖北中医药大学驻竹山县宝丰镇喻家塔村2014-2016年三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规划。
一、工作目标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着力促进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支持发展特色农业,适当调整产业结构,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全村经济总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持续增加;积极争取项目投入,合理规划村镇建设,大力改善人居环境;积极促进当地信息服务建设、农村网格化建设、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计划生育服务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培养专业技术能手,提高村民素质,促进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建成茶、果、林为主导的绿色产业基地3400亩,逐步达到村有特色产业,户有致富项目,80%的农户有1亩以上的绿色致富产业。
(二)农民生活实现新提高。全村经济总收入实现4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7000元,各类经济示范户达到350户,80%的农户通沼气,通水泥路、通自来水、通信息、通闭路电视。
(三)乡风民俗倡导新风尚。计划生育达标率100%,全村90%的农户成为“十星级文明农户”,80%的农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知识型农民。
(四)乡村面貌呈现新变化。建成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标准一流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户700户,全村80%的庭院农庄道路硬化、庭院亮化、环境绿化、美化、净化,公益设施配套,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小康式新农村。
(五)乡村治理建立新机制。农村网格化管理和信息服务惠民工程全覆盖,100%的小组健全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等各种协会组织,文明公约,村规民约入户率达100%,基本实现村民自治,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主服务、自我监督的要求,村班子成为亲民、为民、富民的班子。
二、工作任务
(一)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1、大力支持喻家塔村千亩优质示范茶园建设、改扩建茶叶加工厂建设、大米加工厂建设项目,适时发展加工生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积极支持村民种植茶叶、板栗、核桃、葡萄、花生、大棚蔬菜、油菜等经济作物,确保村民有稳定的经济来源。
2、支持发展畜牧业。集中扶持养殖专业示范户,发展规模养殖。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1、加强乡村建设规划。组织专家帮助制定乡村规划,重点对喻家塔村移民新居进行整体规划,规划喻家塔村和小堰村进行资源整合,连片建设,建立和完善管护机制,按照新农村乡村建设标准指导村民建设节地、节能和功能配套合理的住宅,实行集中居住。
2、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对喻家塔村文化广场配套休闲娱乐设施和体育健身器材;将部分不通公路且居住环境恶劣的农户搬迁至交通主干道,对部分危房进行改造;在村主干道种植景观树2200株,建设绿化带300平方米,安装路灯50盏。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协助镇、村向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硬化水泥路5公里,复修公路26公里,铺砂石路面4000米,达到晴雨通车。维修改造农田灌溉渠道15500米,基本解决1000亩农田旱涝保收。
4、支持“三改一建”工作。积极争取立项解决九里岗、龙井湾、清水塘、付家沟饮水工程;协助镇、村推广修建沼气池;利用三年时间,改造喻家塔及周边3个村的卫生厕所,实现4个村2500户全覆盖。
5、加强环境整治工作力度。结合竹山县竹房城镇带建设,支持宝丰镇竹房城镇带清洁道路亮化工程建设。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提高村民卫生意识,控制污水、废渣等各种污染物排放,对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
6、配合支持村民服务中心建设。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村委会办公室、计划生育服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警务室、党员之家、村民活动室、图书室和技能培训场所为一体的建设工作。
(三)完善农村网格化建设和信息服务惠民工作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做好喻家塔及周边3个村农村网格化管理和信息服务惠民工作,完成“五好”(4+1)工作任务:人口、房屋、车辆的基础信息采集好,网格划分好,网格员配备好,网格化管理硬件建设好,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好,信息站达到了“八个一”标准:每个信息站有一个固定办公场所、一条4M的宽带网络接入、一台电脑、一套远程视频会议设备(耳机+话筒)、一个“村务通”信息服务平台、一台立式信息查询机、一块户外信息发布屏、一个村级信息员。通过信息站的电脑、电视、手机、触摸查询屏等多种信息终端设备开展涉农政策和法规宣传、采集各类信息,指引农民网上办事、帮助农民联系专家解决各类难题、助推农资和农产品购销,实现“网格管理到家门、农民办事不出村、政策宣传能到户、联系专家可到人、产品买卖在田间”的目标,争取将喻家塔村建设成为竹山县和十堰市网格化建设和信息服务惠民的示范村。
(四)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基本素质
1、有针对性的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村文教室、图书室等手段,开展各种科技培训教育活动,实现村村都有科技专业带头人的目标。
2、引导打工经济健康发展,组织剩余劳动力和季节性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农民收入。
3、开展法制宣传,抓好全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建平安村、组、户,组织普法教育专项讲座。
(五)发展公共服务事业,提高农民保障水平
1、支持喻家塔村及周边3村的村卫生室建设,达到省级示范村卫生室标准,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改善村民看病就医环境。
2、加强教育基础建设,争取多方支持,进一步改善喻家塔村和曹家湾村联办小学办学条件。
3、加强竹山县乡镇卫生院基础建设,从资金、设备、技术和人员等方面给予适当扶持,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4、加强当地计划生育服务建设,在竹山县开展计划生育规范化服务管理试点工作,将试点经验推广到全省。
5、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组织送医送药,送科普知识下乡。
(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行村级政务公开
1、改善村委会工作环境,援建村级组织阵地。
2、建好村务公开栏,促进村级组织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
3、扎实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创评工作,使“十星级文明农户”占全村总户数的90%以上。
三、主要措施
(一)依靠当地党委政府开展工作。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做好规划,按照每年工作任务,分年度制定实施细则,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依靠镇政府和村委会组织落实。
(二)积极争取各种建设项目。加强与省直相关部门联系,反映实际困难,更多地争取建设项目。
(三)有效利用好帮扶项目资金。按照项目资金管理要求,做好项目预算、管理,根据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确定项目规划,制定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将项目建设纳入村委会目标责任考核制内容,并设立奖励基金,加强督促检查,保证项目建设顺利完成。
(四)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三农”方针政策,调动干部群众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施政务公开制,确保政策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