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7月10日 星期四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驻村一线党旗红②】省卫健委驻东港村工作队:“村事”当“家事” “驻村”更“助村”

【驻村一线党旗红②】省卫健委驻东港村工作队:“村事”当“家事” “驻村”更“助村”

【驻村一线党旗红②】省卫健委驻东港村工作队:“村事”当“家事” “驻村”更“助村”

2023-02-15 12:57 通城县融媒体中心

把村民当亲人,把村事当家事,自2021年驻村以来,省卫健委驻东港村工作队与东港村民们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努力让村民过上“向往的生活”。

刚刚过去的兔年春节,随着防疫政策的调整,在外务工人员陆续返乡,东港村的疫情防控压力在无形中加大,陈军和队员们也忙碌起来,挨家挨户地开展“上门行动”。

春节前夕,7组脱贫户李秋菊有些咳嗽,让陈军有点担心。为此,他多次前往李秋菊家看望,把“爱心健康包”送到李秋菊夫妻手中, 还仔细叮嘱用药注意事项。

隽水镇东港村村民李秋菊对记者说,前段时间她头痛发烧咳嗽,驻村干部经常去问候她,给她送药。

健康是最大的民生福祉。疫情期间,省卫健委驻东港村工作队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结合“健康扶贫”政策开展上门义诊相关活动,走村入户进行防疫宣传,为村民提供送医送药送健康服务。特别是“新十条”出台后,工作队紧盯重点人群,逐户统计健康情况,协调调配医药物资,保障村民有药可用,有病可治。

隽水镇东港村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先介绍,省卫健委驻东港村工作队在整个疫情期间,一直对该村老百姓的健康十分关注,特别是“新十条”出台后,结合村里的“敲门行动”对该村村民挨家挨户地进行排查、走访。一旦发现有症状的村民,立刻就带着村医上门进行诊治,送药慰问,真正地把东港村老百姓的健康放在第一位。

东港村曾是省级贫困村,共19个村民小组,居民3023人。2021年驻村以来,工作队遍访全村田间地头,通过屋场会、走访调研等方式,全面了解村民发展诉求。摆在工作队最前面的,就是村组道路问题。

隽水镇东港村村民张明介绍,这条路的年代比较久,路面坑洼不平,做生意拉货时经常掉货在路上。现在路修好了,两边绿化也做好了,老百姓出行都很方便。

省卫健委驻东港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陈军对记者说,修路的时候,村里也有几户老百姓有怨言。得知这个情况后,该驻村工作队的同志一家一户上门做工作,白天做不通晚上去,一次做不通两次做,多次上门沟通后,话说得越来越清了,关系也就越来越密切了,群众对他们的工作也越来越支持了。

路通了,人顺了,产业也跟着兴了起来。村门口连片的葡萄、火龙果采摘园就见证着东港村产业发展的日新月异。

隽水镇东港村党支部委员李鹏介绍,东港村火龙果园带动18户脱贫户直接务工,每年增收1万多元。随着该村基础设施越来越好,火龙果园效益也越来越好,越来越多市民来这里采摘绿色红心火龙果。

截至目前,驻村工作队已推动东港村建成村级产业项目6个,初步形成了以油茶、畜牧养殖、火龙果、葡萄基地、光伏发电扶贫等为特色的主导扶贫产业,帮助全村134户脱贫户获得产业奖补资金16.5万元,村集体经济得到稳步提升。同时,驻村工作队还当起“推销员”,开展消费助农工作,倾情倾力为东港农特产品找销路。

省卫健委驻东港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陈军说:“2022年,驻村工作队根据我们村的实际情况,特别是我们村的葡萄、火龙果长势喜人这个情况,我们先后和我们省卫健委机关、直属单位联手联动、联合一起,采购我们东港村的葡萄和火龙果。去年,不完全统计我们累计销售12万斤,价值120多万元,带动了驻村产业发展,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驻村以来,工作队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引导村民共同缔造美丽村庄。如今,东港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村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乡风文明不断提升,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态宜居、美丽和谐的乡村景象。

省卫健委驻东港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陈军表示,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该驻村工作队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下一步,将在党建引领、阵地建设、产业发展、文化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新东港。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