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5月17日 星期六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恩施州推进优质医疗资源长效下沉 让山区群众更有“医”靠

恩施州推进优质医疗资源长效下沉 让山区群众更有“医”靠

2024-07-17 09:38 湖北日报

“不用来回折腾,在‘家门口’的医院就圆了我俩的梦。”7月11日,恩施州中心医院金龙院区,来自巴东的邓女士顺利诞下一名婴儿。这是该院运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孕育的第33个试管婴儿。

近年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推进优质医疗资源长效下沉,让大山里的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本地患者首选“家门口”看病

“恢复得不错,双眼视力达到了0.4。”7月9日,恩施州中心医院副院长、眼科博士宋秀胜为前来复查的患者杨先生检查双眼。

2005年,杨先生在工作中不慎将液氨溅入双眼,导致失明。他在全国多家医院辗转求治,但受限于当时的医疗条件,均被告知治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后来,杨先生回到恩施,坚持在州中心医院眼科中心进行眼表修复,眼科专家李拓、宋秀胜、吴青松多次会诊,千方百计为其保住了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今年4月,宋秀胜发现杨先生的眼表情况良好,接受人工角膜植入的时机成熟。随即,州中心医院组织专家制定方案,为他实施米赫人工角膜植入手术。5月2日,手术圆满成功,杨先生重获光明。

“19年了,我终于看见自己穿的衣服是什么颜色!”术后第二天,杨先生的视力恢复至0.25,他握住宋秀胜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州中心医院眼科中心是该州首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连续18年在全省同级同类医院中排名第一,并于2023年成功创建该州首个国家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宋秀胜介绍,像杨先生这样的疑难重症眼疾患者,眼科中心每年接诊近千例。

近年来,该院以建设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集群为重点,引进PET/CT、SMILE3.0版全飞秒激光手术仪、医用回旋加速器等一批“医之重器”,建成了武陵山首个核素病区,成功孕育了恩施州首例双胞胎试管婴儿,心脏介入手术、眼科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泌尿外科系列微创手术等前沿业务常态化开展。

目前,州中心医院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数量增至48个,涵盖70个临床医技科室,占全院临床、医技科室总数的90%以上,综合实力跃居全省三级医疗机构第一方阵,越来越多的恩施州及周边奉节、巫山、黔江、龙山等县市百姓,首选在“家门口”看病。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医疗人才体系

7月12日,恩施州中心医院航空路院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见到妇产科副主任梁欢时,她刚做完一台妇科肿瘤切除手术。摘下口罩,梁欢脸上露出一丝疲惫但欣慰的笑容。

2023年,梁欢入选“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前往北京协和医院学习一年,方向为妇科肿瘤。

“学习期间,接触了一些儿童及青少年妇科肿瘤的病例,不少是因为健康教育不到位,产生了很多遗憾。”梁欢表示,一年的学习开拓了临床诊断思路,回到医院后,她着手在科室建立妇科肿瘤标准化诊断流程。

“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培养计划,是国家为支持西部地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而实施的一项人才培养工程。在恩施州中心医院,先后有10多名医学人才成为这一项目的受益者,学成归来后,成为家乡群众的健康守护者。

恩施州中心医院党委书记杨祖旺表示,上半年,该院已经选送70余名骨干分赴全国知名医院,师从知名专家学习深造。年内还将选送30余名业务骨干外出学习,构建全方位、多层次人才体系。

恩施州中心医院副院长陈洪波是全州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他介绍,2022年底,全院仅其一人会使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为推进此项技术在医院快速拓展,医院选派结直肠肛门外科、肝胆胰脾外科、心胸外科、妇科等手术科室医生外出接受机器人手术专业技术培训。截至目前,多个专科团队已熟练使用机器人开展手术100多例。

除了选派业务骨干“走出去”,该院还将名医专家“留下来”。

恩施州知名中医庞良泉已经80岁高龄,从事临床工作60余年,擅长脾胃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颇受患者信赖。今年2月,庞良泉成为州中心医院的返聘专家,长期在航空路院区名医堂坐诊,承担着“传帮带”任务,手把手传授年轻医生实践经验,帮助科室会诊疑难病例。

近年来,州中心医院根据工作需要、本人自愿、身体许可的原则,返聘了20多位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老专家在医疗岗位上继续为患者服务。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5月21日,巴东县人民医院手术室,恩施州中心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主任刘杲开展了一场手术示教。这名患者直肠长有恶性肿瘤,由于体型较胖,导致手术操作空间变得狭小。

“脂肪堆积,盆腔太狭窄了,注意调整角度,确保视野清晰。”在助手配合下,刘杲双眼紧盯手术屏,双手熟练操作着腹腔镜,缓慢而精准地深入患者腹部。同台辅助及观摩的医护人员们都屏住呼吸,注视着手术屏上的操作细节。历经5个小时,手术顺利完成,刘杲的额头渗出细密汗水。

“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参与手术的巴东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医生谭清波表示,看过千遍,不如上手一次。

2012年,恩施州中心医院成立武陵山医疗集团,跨省级行政区划,囊括巴东县人民医院在内的60余家成员单位。州中心医院通过专业扶持、管理移植,帮助巴东县人民医院开展多项业务,大幅提升了医疗技术水平。

目前,武陵山医疗集团成员包括恩施州8县市及湖南龙山、重庆巫山、奉节、酉阳等县、乡各级医疗卫生和妇幼保健机构,先后建成了综合远程会诊平台、远程心电专科会诊系统、远程影像会诊、远程病理会诊系统等,与全州6家县级医院、近30家乡镇卫生院、150余所村卫生室实现远程医疗业务对接,逐步建立“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医疗体系。

前不久,患者黄先生因长时间咳嗽就诊于利川市人民医院,经病理检查,主治医师判断可能为肿瘤性病变,但因肿瘤分化程度较低,无法确定肿瘤来源。该院通过湖北省病理远程服务平台扫描上传病理切片,仅用时2分钟,便明确诊断为低分化癌,考虑为胆管来源,患者病情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

恩施州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数字健康技术在区域医联体建设中的应用已成为新方向,该州将不断拓展平台功能,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AI等技术手段先行先试,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