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8日 星期二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秭归:医院专家下乡 群众就医“零距离”

秭归:医院专家下乡 群众就医“零距离”

2022-11-07 08:37 湖北日报

10月28日早上6点,秭归县人民医院眼科主任韩玉灿驱车2小时,赶到两河口镇卫生院眼科专家门诊坐诊。还没到诊室,门口早已排起长长的队伍,等待这位县里来的专家看眼睛。

秭归是典型的山区县,交通十分不便,几乎半数以上乡镇距离县城50公里以上,山路崎岖,平均车程要2-3小时,为很多患者看病就医带来不便。秭归县人民医院掌握偏远乡镇群众就医需求,逐步缓解就医不便难题。2019年起,该院先后在两河口卫生院、归州中心卫生院建立江南区域急救中心和江北区域急救中心,彻底解决了7个偏远乡镇急危重症患者急救不便的难题。今年,又组建了“向前一步”医护工作队,进一步把诊疗和护理服务送到了患者“家门口”。

无缝连接  构筑心脑血管疾病救治“极速路”

去年,该院依托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组建由8名硕士以上研究生学历或副主任以上医师组成的专家团队,全面加强全县脑卒中和高血压疾病防治中心建设。专家团队“手把手”指导全县11个乡镇卫生院建设卒中防治站和胸痛救治单元,今年以来,脑卒中防治中心和高血压疾病防治中心下乡指导超过30次,平均每个乡镇卫生院每两月至少指导一次。与各乡镇卫生院建立卒中、胸痛“县乡村一体化”救治网络,开展24小时线上诊疗服务和技术交流。通过早期初筛,建立患者健康监管台账,对急危重症患者,通过救治“快速通道”,从乡村直达县防治中心,实现“无缝对接”救治。

该院神经内科主任、卒中防治中心主任郑忠爱介绍:“在农村其实有很多卒中和胸痛病人,很多限于救治条件或重视不够,未能及时救治。如今,在全县所有乡镇卫生院建有卒中防治站和胸痛救治体系,很多患者在当地就可以得到救治,减少了患者长途奔波,也赢得了救治时间。”

近两年,乡镇卫生院通过“县乡村一体化”防治网络,转入县防治中心的高危胸痛患者近250例,平均每年达80例,全部得到及时有效救治。该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高血压疾病防治中心主任傅德建介绍说:“我们对每个乡镇救治单元固定有指导医生,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实行24小时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保证患者在当地能享受县级专家诊疗服务。”

为不断提高救治能力,该院心血管内科不断攻克技术难关,先后推出10余项新技术运用于临床。近两年,独立完成冠心病介入手术1600余台,起搏器植入40余台,急性心梗介入手术170余台,主动脉球囊反搏5台,ECMO(人工心肺支持治疗)2例。

技术下沉  县级医疗专家门诊到乡镇定期坐诊

今年3月,该院眼科在两河口镇卫生院设置专家门诊,4名眼科医师每周五在两河口镇卫生院坐诊一天。在两河口镇卫生院眼科专家门诊前,一位候诊的大爷激动地说:“我的眼睛经常犯病,每年需要往县里跑几趟,现在专家下来为我们看病,真是方便多啦!”眼科专家门诊开设以来,已在两河口镇卫生院坐诊30余天,接诊患者1000余人次。

近年来,该院眼科深入研究全县居民眼科疾病谱变化和患者需求,发现居民眼部疾病中,白内障患者几乎占据了三分之二,并且大多数分布在农村。该院眼科及时根据这一情况,主攻白内障治疗。眼科主任韩玉灿介绍说:“我们在乡镇设置专家门诊,初衷是考虑农村很多白内障患者嫌交通不便,也没引起足够重视,导致没有及时治疗,有的甚至终身失明。设置专家门诊后,可以方便农村白内障患者及时确诊、及时治疗。”

今年1-10月,通过设在乡镇的眼科专家门诊,手术治疗白内障患者600余人。同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于今年3月争取国家电网关于乡村振兴白内障复明工程项目支持资金25万元,免费手术治疗150名符合条件的农村患者群众。

端口前移  义诊筛查常态化进入村组到社区

全县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启动后,该院承担了全县八大疾病防治中心中的六个,可以说担负着全县“323”攻坚行动的主要任务。接过重任后,该院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把全县患八类疾病的患者找出来,着力在“筛”上做文章。

自去年起,该院“323”攻坚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就专门组建了多学科义诊团队,义诊学科涵盖了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的八类疾病,旨在通过义诊不断筛查发现管理对象。每年根据“323”攻坚行动工作安排,制定多学科义诊计划,把义诊现场设置在村组社区、群众庭院、田间地头……今年来,已组织专家深入群众间开展各类义诊15场次,接诊群众近1万人次,对筛出的管理对象建立台账。

去年11月和今年4月,该院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中心组织专班深入全县各中小学和幼儿园,对全县儿童青少年开展了秋季、春季两轮视力筛查,共筛查44所中小学2.4万余名学生。

该院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中心医师马杰介绍:“防治中心每年会分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深入全县各学校开展视力筛查,分析研究儿童青少年近视发展变化,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学校提出近视防治对策及建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