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8月1日 星期五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唠叨

唠叨

2023-10-31 13:17 法治日报

    □ 徐小飞

  不久前的一天,吃过晚饭后,我自然而然地浏览起手机,正当我陶醉其中时,父亲轻敲我的脑袋,说:“你怎么又在看手机了,你有多久没看书了?”父亲的唠叨让我心里一沉:是呀,近段时间以来我以白天工作忙为借口,回家以后经常以看手机作为消遣,我已经很久没好好看过书了。想到此,我不由心生愧疚,默默地放下手机,捧起书细细阅读起来。

  父亲平时是一个沉默寡言之人,但他的唠叨却一直陪伴我成长。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段时间特淘气,不爱学习,父亲就开始唠叨我,说:“百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只有努力学习,跳出农门,才能出人头地。”现在想来,父亲只有高小文化,他的话未必都对,但对幼时的我来说,从那时起,读书已逐渐成为厚植在我心底的一个基因。后来,我一直读到研究生毕业,我想这与父亲的唠叨有很大关系。

  我参加工作后不久,父亲从老家打来电话,说:“你现在已经是吃公家饭的人了,不能忘了自己是从农村出来的,要保持艰苦朴素的本性,一定要用手中的权力为老百姓做主,为他们主持公道。”父亲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农闲时做点小生意,一辈子无权无职,吃过许多大亏。在他眼里,吃公家饭的人就是父母官,就是公平正义的化身。我嘴里笑话他:“我知道了,你又老调重弹,这些话我耳朵都听出老茧了。”父亲听完呵呵一笑不以为意,过一段时间打电话又开始唠叨起来。这些年来,正是因为父亲的这些唠叨时常萦绕耳边,我一直坚持为民、利民、便民的理念,想老百姓之所想,急老百姓之所急,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获得了单位领导和老百姓的认可和称赞。

  后来,我成为单位中层领导干部,父亲很是自豪,但他的唠叨也更加频繁了,经常打电话告诫我要“清廉如水,不收老百姓一毫一厘”,叮嘱我在单位要“发挥表率作用,多作奉献,不要把个人利益看得太重,要以集体利益为重”……有时候父亲看完一部电视剧,也会有感而发,告知我要做电视里那样的好人,坚决同坏人坏事作斗争,千万不要走错道、做错事。

  父亲的“唠叨”如一味药效长久的清醒剂,让我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人生道路中行得正、走得直,能够心明眼亮、脚轻步疾。

  (作者单位:北京市延庆区人民法院)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