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4月6日 星期日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青春在战疫中绽放”抗疫故事分享会】疫情下的我们

【“青春在战疫中绽放”抗疫故事分享会】疫情下的我们

2021-01-08 20:52 湖北省 卫生健康委员会

大家还记得自己毕业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春节是怎样度过的吗?不知是否有人跟我一样,初出茅庐就见识了如新冠疫情这样的疾风骤雨。从前我从未想过,“别来无恙呀!”竟然不是一句客套话!

大年初一的夜班,我遇到了她,那一刻,也不知道是谁家父母,同样懵然不知地听着自己女儿报平安的谎话。她就这样蜷缩在医院的墙角挂着点滴。大年初一夜,陪伴她的仅有一张CT而已。输液室就在她身后不到10米的地方,但我知道,她不会去,因为这里省妇幼,此刻输液室如果有人,必定是虚弱的孩童,哪怕是对自己的症状有万分之一的怀疑,我们都不敢冒险去与他们共处一室。

疫情下的我们必须坚强,只有自己足够坚强才能够安抚病人躁动不安的情绪。那是一个发热门诊的下午,一位先生陪着高热的孕妇四处求医,来到省妇幼的时候,丈夫突然因为一点点小事变得歇斯底里。大家赶紧凑上去安抚他,冷静下来后,他又一再跟我们道歉,对不起对不起,实在对不起。唉,没关系,疫情刚开始严峻,前方什么都看不见,所以......我们都懂。那时候,每天最欢乐的,就是交接班,小伙伴们互相取笑,呀,你的口罩带下了鼻梁上的皮,他的脸上有了锅盖的印记。

我见过最快乐的地方其实是方舱,想不到吧,若非亲眼所见,我也不敢这么想。我刚收到去方舱支援的通知时,想到的第一件事情,是怎样瞒着我的父母。我知道,我必须去。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是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该有的觉悟。而不告诉他们知晓,是我做为他们的女儿能够给他们的唯一的体贴与温柔。

那段时间我们的小伙伴们常常一起玩笑说“收好咱们方舱的证件啊,这可是咱一辈子吹牛的资本”。未来的我们一辈子都可以跟别人炫耀我们亲眼所见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和我中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凝聚力。我见识过 10天就建立起来的火神山医院它的高大巍峨,我也见识过各行各业跨界生产医疗物资的行动力,我更是曾与那些从五湖四海飞奔武汉支援的医护人员那一双双坚定而温柔的眼神对视过,我也曾在一个安宁的夜晚,听见方舱里面的医患共同唱响《我和我的祖国》是那样的踏实而嘹亮。

我很早的时候就知道,有一种责任叫做医护,有一种信仰叫做中国共产党,可是直到那一刻,我才能够真正切身地体会到,有一种希望,叫做中国方舱!

4月8号,武汉终于解封了,可一个月后东西湖发现确诊病例,武汉开启了全民核酸普查,那天我刚下火车踏进家门就接到了科室电话,检验科参与了十天核酸会战任务,我被编入核酸检测小组。挂断电话我看了母亲一眼,她只是背过身往厨房走去,说:“你去吧,注意安全,我给你把那些菜都做了,吃完了再走”。那是我大半年来第一次吃到妈妈的饭菜。

那几天的武汉可真热呀,在没有空调全封闭的实验室里,所有人都剩下一个信念,加速、加速,十天十万核酸,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在去年的那个寒冬中,虽然我们也曾惶恐地躲在某个角落哭泣过,但最终我们相互搀扶着,做彼此的明灯走过了那段最黑暗的岁月。如今,又是一个冬天了,我们都不再是个孩子,而是成了孩提时代所敬佩的最美医者。

最近人们常说医护人员是逆行者。可我总觉得,从我们庄严宣誓的那一刻开始,就选择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逆流而上去寻找生机恰恰是我们的正途。

时至今日,疫情仍然在地球村肆虐着。我们必须敢为人先,让整个世界都看到我炎黄子孙多奇智,我们努力追求卓越,彰显泱泱中华,施以仁智以“治”天下的责任与担当。(赵瑶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