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4月13日 星期日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青春在战疫中绽放”抗疫故事分享会】感谢有你

【“青春在战疫中绽放”抗疫故事分享会】感谢有你

2021-01-08 20:12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感谢有你

湖北省中医院  黄蓓

嘿,即将过去的2020,你过得还好吗?

再回忆起那段时光,你记住的是什么?我脑海里的第一个词,是——“星光”。

那是2月9日下午5点,我们医院接到上级部门通知——今晚腾出210张床位收治新冠患者。那时候我们医院已经开设了2个发热门诊、7个隔离病区,已有300多名医护人员奋战在一线

交通管制、时间紧迫,这几乎是无法完成的任务!“希望全院积极行动起来,克服一切困难,主动投入到这场战斗中来!”院长在工作群里发出号召的一个多小时候,我们医院门口的私家车便排起了队。

他们中有父亲送女儿的,有丈夫送妻子的,有一个人拖着行李箱就单枪匹马而来的。风尘仆仆的他们来不及道声再见,就匆匆奔向集合地点。

冬夜11点,寒气逼人,一片寂静。大巴车载着一批又一批新冠患者驶入医院,所有人没有多余的言语,登记、分流、引导、收入院,井然有序。夜路漆黑,手机灯、车头灯如同暗夜里的点点星光,照亮了这“生命之路”。从最深的夜,直到曙光来临,我们定会点亮,这一路的光。

第二个词,——是“坚守”。

每天早上查房前,肺病五科都会拍一张“全家福”,大家打趣着约定,直到疫情结束,一个也不能少。他们中有主动写下请战书的90后,有作为党员总是冲在最前面的80后。那些护士小姐姐们,也都才二十出头。这群年轻的“80后90后”,俨然成为这场战疫中最坚实的力量。“不要怕,有我在。”你听,这贴心的话语里是医者仁心的诠释;你看,他们那清澈的眼神下是青春无悔的坚持。

那时候我院有1500多名职工奋战在最前线,我和我针灸科的同事们也分散在不同战场。为新冠患者倾心治疗护理,为一线医护人员艾灸保健,突破困局创新传统灸疗技术......我记得当时给下了班的医护人员做艾灸,他们总是没几分钟就睡着了,他们,实在是太累了。

作为唯一一家没有外援的定点医院,我院一共腾出1000张床位,院内收治新冠患者566名。同时,外派300多名医护人员支援金银潭医院、方舱医院、社区隔离点、康复驿站等。率先开设新冠肺炎患者康复门诊,提供中医特色康复治疗。院外累计收治新冠肺炎病人2947人,巡诊新冠肺炎康复期患28963人次。

每一名中医人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如同萤火一般,有一分热,便发一分光。微弱的萤火,或许只能在黑暗中发散那一点点的光,可哪怕只有一点点光,我们,终将会照亮这城市,褪去这黑暗。

最后一个词,是“笑脸”。

第一组笑脸,是“青年人”的笑脸。第二组笑脸,是“中医人”的笑脸。这口罩后的1500多张笑脸,有着不一样的光彩,却都有着一样的担当和奉献。

如果你问我,这经历过的时光值得吗?我的回答是——不知道。可我知道,每当未来的我,想起2020,不只有那些令人恐惧的、害怕的过往。我记得的2020里,我们或许曾经那样的分离了,我们也曾经这样的依偎相聚着。那些美好的、欢乐的、感动的、不羁的、紧紧相系的、满血复活的,都是2020里最难忘的记忆。前仆而后继,万千人逆行,战疫里的英雄是每一个你。感谢同行有你,感谢战疫有你!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