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5月13日 星期二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健康报】迎着“霞”光,永远绽放

——追记广西第七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护士梁小霞

【健康报】迎着“霞”光,永远绽放

2020-06-03 09:32 健康报

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县茉莉花盛开,梁小霞却再也闻不到那熟悉的花香。

最美的青春,因磨砺而出彩。疫情来袭,武汉告急。身为南宁市第六人民医院内一科护士的梁小霞积极响应、主动请缨,奔赴湖北抗疫最前线。

2月28日上午,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隔离病区工作的梁小霞突然晕倒,虽经全力救治,还是于5月26日不幸辞世,生命定格在28岁。

逆行,勇挑重担

2020年春,疫情突袭。

看到形势严峻,只在家里待了一天的梁小霞于大年初一一早便匆匆赶回医院待命。

“我们家是2018年在党和国家的帮助下实现脱贫的。现在国家有需要,我年轻,专业对口,请优先考虑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李玉环还记得,为了去武汉,小霞3次找上门来。第一批队伍,医院要求党员先上,梁小霞落选了。医院第二批队伍出征,梁小霞终于如愿成为广西第七批援鄂医疗队一员。

二月的武汉,寒风凛冽。“到酒店后需要搬运医疗物资,她默默地上来帮忙,连夜搬运物资,一直忙到凌晨4时。”她所在的医疗队联络员袁海涛说,抵达武汉那天晚上,他就注意到了这个不爱讲话却勤劳执着的姑娘。

才休息了几个小时,梁小霞与队友们进入了岗前培训阶段,并被选为第一批上岗队员,进驻隔离病区,护理对象都是病危重症的新冠肺炎患者。

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起雾的护目镜,数层的外科口罩,无一不影响正常活动,护理工作比平时难度要大很多。

从进入病区到下班出来,已是8个小时以后。下班的时候,李玉环特地从武汉沌口方舱医院赶来探望。“重症病区开放气道的患者多,感染风险大,你们害怕吗?”李玉环对这群年轻的姑娘们还有点不放心。

脸上还印着口罩的勒痕,梁小霞告诉李玉环,“那么多人等着我们救命,所以不害怕!”梁小霞说,她对咽拭子留取、吸痰、动脉血气采集、呼吸机参数调节等都能熟练操作。

梁小霞很快和病区的患者都熟起来了。虽然语言交流上有些困难,但大家都亲切地叫她“小霞护士”“广西阿妹”。

队友潘桂碧记得,有位80多岁的患者,自入院起便一直消极对待治疗。心细的梁小霞得知后,主动领下照顾老人的任务。喂水喂食,勤擦拭勤翻身……体贴的照护,让老人不再固执:“有这姑娘在,我就有信心!”

戴着3层防护手套,给静脉穿刺增加不小难度。为了提高戴着防护手套进行穿刺的准确度,在驻地酒店里,梁小霞反复默记人的血管走向,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盲穿。那几天,小霞经常在微信群里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

2月24日至26日,梁小霞连续上了3个夜班。下班时,脱下厚厚的已被汗水浸透的防护服,看着脸上满布的伤痕和勒痕,梁小霞总会打趣地说:“这是自己青春的奋斗印记。”

“老师,您不用陪我出去,我自己可以的。”2月28日,梁小霞在工作中感觉不适,在带班老师的劝说下,准备离开隔离病区,因为担心物资紧张,她婉拒了老师要陪着她一起出去的要求。就在缓冲区里,梁小霞突然晕倒了。经医护人员就地抢救,梁小霞自主心跳和呼吸恢复,但意识未能恢复。(下转第3版)(上接第1版)

意外发生后,中央指导组第一时间组织全力救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就抢救和关心关爱工作作出指示。3月30日,由国家级医疗专家和广西医护团队护送梁小霞回南宁继续治疗。

5月25日凌晨,梁小霞病情恶化。5月26日,虽经全力救治,28岁的她还是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亲人和战友。

呵护,医者仁心

2015年7月,梁小霞从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毕业,踏上了护理岗位。

她所在的科室,危重患者很多。这些患者病情变化快、住院时间长,要求护士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强烈的责任心,更要有一身过硬的本领。

只要有空,梁小霞就不知疲倦地自学护理理论知识,并练习临床操作技术,在实践中增强工作本领。

她经常利用废弃的头皮针管来模拟病人的静脉,一遍遍地反复练习静脉穿刺……回想起那个勤奋好学的小霞,医院内一科副护士长黄丽萍不由得泪眼婆娑。

从事护理工作4年多,“每天最早到病房的是她,最晚离开病房的也是她。遇到加班、抢救,她更是随叫随到。”该院内科护士长莫华冰说。

眼里有活,不分你我。梁小霞曾说,科里她最年轻,也还没成家,没有顾虑,休息时间也没有什么地方可去,多来科室也挺好的,既可以把手头文书整理好,还能多陪陪患者们。

医院建有南宁市首家“地贫之家”,登记在册的地贫患儿有255人。业余时间,梁小霞经常到那里,为地贫患儿义务服务。在这群孩子眼里,梁小霞就是他们的“亲姐姐”——她常来讲精彩的故事、做有趣的折纸,有时还会送上惊喜的小玩具。

2016年,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开展,政府的扶贫补助让梁小霞的经济负担得到了减轻。但工作中,只要遇到生活困难的患者,她总会自掏腰包买快餐和生活用品;只要看到生活不便的患者,她总会伸出手来帮他们一把——端茶、送水、搀扶……

马山县古零镇石丰村57岁的罗女士,因患有高血压,每年都需来院治疗。虽然和梁小霞相处的次数不多,但她打心眼里喜欢这个热忱细心、技术精湛的小姑娘,也早已认定了这个“闺女”。5月27日,前来取药的罗女士未曾想,这次再也见不到那个多次获得科里“最满意护士”的“闺女”了。

“她真的很好,对我们很好……”得知小霞去世,罗女士一句未了,流下眼泪。

磨砺,心怀大爱

梁小霞是家中的长女,弟弟、妹妹还在读书,因父亲患有慢性病,无法干活,家庭一度只能靠母亲一人务农种花和打零工维持生计。或许,父亲的健康问题,让梁小霞萌发了从医理想。“小霞总说自己的理想就是要做一名护士,帮助患者解除痛苦。”梁小霞的高中、大学同学黎积灿回忆。

“她是一块做护士的好材料。”妇产科护理学、基础护理学教师莫洁玲对这个平素不爱说话的学生有着特别的印象。因为,每次梁小霞对待婴儿的模型就像对待真的孩子一样,每次静脉穿刺练习,她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今天穿着白色护士装,汗洒了一背。似乎忘记了白天黑夜,脑袋只剩下心肺复苏呼吸给氧……我掌握的冰山一角如何承载这生命之重,唯有忘掉自己,忘掉纷繁,忘掉时光,努力。”2014年5月22日,梁小霞在自己的QQ空间里如此写道。

黄鹤楼静静伫立,邕江畔绿水缓缓。梁小霞不幸去世后,社会各界纷纷以各种方式,缅怀这位白衣天使。广西、湖北两地卫生健康委分别发文向梁小霞致哀。

5月29日上午,梁小霞同志告别仪式在南宁市殡仪馆举行。迎着“霞”光,这朵美丽的茉莉花将永远绽放。(特约记者 姚琳 通讯员 罗琦 梁莹)

(来源:《健康报》2020年6月3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