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7月10日 星期四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湖北日报】中西医结合抗疫疗效良好

——访中部战区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何东初

【湖北日报】中西医结合抗疫疗效良好

2020-04-24 09:07 湖北日报

4月20日,市民李女士给中部战区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何东初发来信息说,婆婆患新冠肺炎经何东初和团队的精心治疗治愈出院,想继续服用中药调理身体。

类似这样的信息,何东初几乎天天都会收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何东初所在的中西医结合科被迅速改造成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感染二病区,他带领全科室30多名医护人员,对患者率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获得良好效果,收治的102名患者无一例病亡,科室医护人员零感染。

一天半完成科室改造

在中部战区总医院门诊大楼的后面,有一栋不起眼的旧楼,树木掩映之下,显得幽静。这里是中部战区总医院最早开辟的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的第二战场——中西医结合科。

“这个地方相对独立,好隔离,离感染科较近。”何东初解释说。物理空间优势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该科室曾有抗击非典、四川汶川地震伤者救治等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卫勤保障经验,更有何东初这位在中西结合呼吸和风湿免疫内科临床一线工作30多年的专家坐镇指挥。

1月15日接到命令,何东初和科室人员全员上阵,夜以继日,仅一天半就完成改造工作,开设30多张床位,开始收治新冠肺炎患者。3天时间,30多张床位就住满了。

临危受命的何东初,就这样带领着他的团队,打响了战斗。

率先采用中医药干预治疗

每年冬春之交,是呼吸道疾病的流行季节,何东初有所预料。

科室被改造成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病区后,他很快针对性拿出8个中药处方,并辅以艾灸、熏蒸等中医治疗手段,对患者展开救治。

“中西医结合科与其他病区最大的不同,就是一走进来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中药味。我们坚持采用中药熏蒸方式,对空气环境进行消毒。”何东初说。

1月下旬,50多岁的患者罗先生转到中部战区总医院二病区时,双肺几乎成“白肺”,气喘胸闷,干咳严重,晚上无法睡眠,使用强镇咳西药都不管用。

何东初根据该患者症状,开出“止咳平喘、活血化湿”中药汤剂。患者服用3天后,咳喘症状明显改善。2月下旬,该患者顺利出院。

2月上旬,二病区收治一名50多岁的女性患者。患者刚入院时,除发烧、咳嗽、乏力、胸闷等症状外,腹泻特别严重,多日不见好转,身体虚脱,焦虑不安。

何东初查房时了解患者情况后,针对性地及时予以“健脾化湿、解毒止泻”中药干预,调整胃肠道功能。第3天,患者腹泻症状明显好转,食欲增加,精神状态改善,病情日趋好转。

至3月上旬,何东初和他的团队对所收治的71例患者,全部采用中医药手段干预治疗,普遍收到良好疗效,8个处方的中药汤剂在全院所有病区得到推广,患者服用中药汤剂的比例达92.3%。

一名患者出院后,在感谢信中说:“衷心感激铭记中西医结合科何东初主任在我病情加重时,精准把脉配方和有效的中医疗法,使我的病情转危为安。”

服用中药汤剂增强抵抗力

从1月17日收治病人到4月5日病区“清零”,二病区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02例,除1人上人工膜肺最后转至指定医院外、另4人转入相应科室康复治疗,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

在近3个月的一线战“疫”中,作为军方前线指导组专家成员,何东初奔忙的脚步丝毫不敢懈怠。

每天清晨6时许,他准时出门,经常深夜一身疲惫回家。除了在二病区坚守、查房外,他还要不停地奔走在中部战区总医院其他9个病区、火神山医院、汉口分院及黄陂某部队医院等,参加危重患者的会诊和救治。

因为疫情滞留深圳的女儿,每天都在为父亲担心。无论等到多晚,女儿都要跟父亲视频,确认父亲平安才能放心入睡。

“女儿对我的担心,我完全能体会。但作为军人、医生和党员,我不能退缩。”何东初说,从专业角度,他坚信,只要做好防护,就没有什么可怕的。

除了按照医院的感控流程、穿戴好防护设备外,他还坚持让科室所有医护人员服用增强抵抗力的中药汤剂,对科室环境坚持中药熏蒸,确保了战斗不减员。

(来源:《湖北日报》2020年4月24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