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哭笑天使
风,起于青萍之末。
武汉的呼吸道流行病风潮,总是从每年10月底开始,到次年4月谢幕,春节前后是高点。但是2019年,有些奇怪:整个11月,冷冷清清,直到12月中旬,才进入熙熙攘攘。
作为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主任,张继先心底纳闷呢。暖冬?还是别的原因?
12月26日下午4时左右,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因呼吸困难,住院治疗。拍片后,主管医生看到肺部造影呈磨玻璃状,便来会诊。张继先仔细端详后,也感觉特殊,却没有格外惊奇,因为呼吸道疾病有几百种,呈现不同,或有变异。她嘱咐,进一步观察。
最早的警觉,来自第二天。
27日上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一位老先生,CT检查时,发现肺部异常。神经内科主任便让主管医生携带资料,去询问张继先。张继先一怔,竟然与那位老太太症状类似?她思考片刻,便提议将老先生转入呼吸科治疗。当天中午,老先生办理转院手续时,明确要求与那位老太太住同一病房。原来,他们是夫妻!猛然,张继先意识到了什么。
帮助办理转院手续的小伙子,是老两口的儿子。张继先提出,请小伙子也拍一下胸片。小伙子一听,气得爆炸,我年纪轻轻,健健壮壮,只是来陪床,又不是病人。张继先委婉地解释。但小伙子挺有个性,就是不听,责怪张继先多事,甚至怀疑遇到不良医生,借机揩油赚钱。张继先告诉他,小伙子,请不要多想,我是医生,只是想让你查一下。至于费用,如果你不能支付,我可以帮你负担。
疑疑惑惑中,小伙子进行了例行检查。
拿到片子时,张继先倒吸一口凉气:一家三口,症状相似!
她马上对三人进行隔离治疗,并吩咐医护人员接触病人时,务必戴上口罩。同时,报告业务副院长。
28日和29日,张继先所在呼吸科又连续收治4个病人,肺部造影与前者一家三口类似。她详细询问,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这4人竟然来自同一区域,且相互认识。
29日下午2点,在张继先的建议下,本院业务副院长召集开会,决定上报疫情。
下午4时,市疾控中心和相关专家到来,转诊病人。
30日,武汉市疾控中心和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几乎同时做出初步检测结果:一种疑似新型冠状病毒!
31日,国家专家组莅临武汉。
几天后,这种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被正式确定为一种人类新型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
警报,正式拉响!
继先姐
张继先,瘦瘦小小、文文弱弱,身高只有1.55米,体重呢,不足45公斤。
这个娇小的南方女子,1966年生于黄冈市黄州区,1985年考入武汉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入职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专注于呼吸道疾病诊治,渐成专家。
2003年非典期间,她作为江汉区疫情防控专家组成员,参加防控和排查工作,荣立三等功。非典之后,她来到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深度学习。2006年,张继先担任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副主任。2011年,升任主任。
正是有了这些丰富经历,她才对传染病疫情格外敏感。
全科33个医护人员,大部分是女性,她年龄最大。公开场合,大家称她主任,私下里,她的名字是“大姐”。
是的,这些女医护人员,在各自的生活中,是公主,是天使,是优雅,是白领丽人。平时,她们也慵懒、也自私、也嫉妒、也说闲话甚至传闲话。但谁能挡住她们甜蜜般的幸福和鲜花般的微笑呢,谁让她们是大武汉的小女人呢。
但,这只是岁月静好时的常态啊。
继先兄
病人转诊了,张继先的心底,却已风起云涌。
她所在的医院,并没有传染病业务,更没有相关防护设备。于是,她马上网购30套防护衣,并利用屏风,开辟一个简易的9人隔离室。
31日,隔离室建成,30套隔离衣也到来了。
元旦之后,形势大变,病人越来越多。
不能不说,疫情暴发初期,由于各方应对仓促,社会上形成了一些慌乱。最紧要的是各家医院缺少病床,无法收治病人。不少病人奔波在各大医院,气喘吁吁,形成流动传染源。
1月13日,医院决定将住院部一楼改造成隔离病区。1月30日,医院被列为新冠病毒治疗定点医院。施工队连夜施工,开辟出18个病区,600多张病床。
突然之间,张继先变成了全院近千名医护人员的老师。她不仅需要负责危重症病人治疗,还要负责培训全院医生,用最快速度,让他们从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专业医生变成传染病科医生。
大课教,小班教,当面教,微信教,白天教,晚上教。时间紧急,没有客气。一时间,哪还是南方女子,必须是黑脸包公。
有些男医生,与她并不熟悉,但看着她的严厉、她的干脆、她的风风火火,便尊称她为“继先兄”。
摸着石头过河
魔鬼来了,无影无形,无声无息,无色无味。它的腥爪,试图抚摸人们的鼻子、眼睑、嘴唇,并觊觎人们的肺叶。
全新敌人,全在暗处,全无经验,如何治疗?
张继先和大家一起,按照国家专家组审定的相关诊治方案,加上自己的经验,试探用药,摸索前行。
一个孕妇感染新冠病毒,前来住院,入院后便是临产期。没办法,只得在这里接生。孕妇太害怕了,既担心自己生命危险,又愧疚传染贻害孩子,整天以泪洗面。
某患者,肾移植已经7年,又染此病,且是重症,岌岌可危。但他经济实力雄厚,拥有自己信任的医生,基本不相信张继先的治疗方案,每每质疑。张继先一方面按自己方案施治,一方面还要与对方背后的专家角逐。
还有一个重症病人,入院时高烧39.8度,呼吸衰竭。他自觉不治,情绪低落,甚至断断续续地交代遗言。
张继先像救火队员一样,不仅要对160位危重病人时时看护诊断,还要兼顾几百个普通病人。此中苦累,实难想象。
这样说吧,仅脱下防护服,就需半个多小时。27个步骤,需要12次消毒双手,需要在三个淋浴间洗消。为了减少上厕所次数,她平时只吃热干面之类的快餐,加一个鸡蛋,不喝水,不吃水果。防护服不透气,几个小时下来,身上全部湿透。N95口罩贴合紧密,鼻梁和眼下,生出一片片压疮。
每次从病房出来,浑身瘫软,筋疲力尽。
极度痛苦中,也在极度苦恼。她在苦苦地思索着、试探着,如何用中医汤药进行辅助治疗,使中西药联合发力。
不是爱哭泣
偶尔像男人,毕竟是女士。
于是,哭,便成为她常常的业余生活。
开始阶段,病床根本不够用。看着无奈的病人,她急得直哭。
病区开辟后,住满病人。但如何对症治疗啊,又全无经验。有些病人,竭尽全力,还是去世了。她感到无能为力,忍不住痛哭。
有些病人,拒不配合治疗,她背过身去,哭。
自己太累了,瘫在地上,哭。
科里有两个女护士,刚刚休完产假,孩子还小,不得不突然断奶,告别孩子。两位年轻的母亲,涨奶疼痛时哭,思念孩子时哭,与孩子视频时,那边孩子哭,这边大人哭。每每这时候,张继先也陪着流泪……
只是,哭,并不是动摇啊,只是情绪释放。但是,偶尔,也有人在哭泣中,情绪摇晃。
是的,她们毕竟是血肉之躯,是平常人,面对死亡,面对危险,也恐惧,也动摇,也埋怨,甚至声言辞职。
这时候,温柔的继先姐,马上就会变脸:“以前我们是‘白衣天使’,现在我们是‘白衣战士’。我们这是在战场上,只能进,不能退,倒也要倒在病房里!”
大家瞪大眼,看着她,熟悉又陌生。
她哭完,抹抹泪,开始穿防护服。穿上防护服的张继先,没有女儿态,俨然大将军。
春天的号啕
每次进入病房时,她都要在防护衣的胸前背后,各画上一个笑脸。远远地看去,是两张笑脸在晃动。
笑脸的晃动中,形势渐渐转变。
那个孕妇,住院十几天之后,身体恢复正常。更让人惊奇的是,她的孩子也一切正常,丝毫没有受到传染。
那个固执的患者,在与张继先摩擦一周之后,听信她了,变成了一个乖乖的孩子。20多天后,病情彻底好转。
还有那位重症病人,挺过十几天的危险期后,也进入安全地带。他千恩万谢,安排家人捐献呼吸机、口罩、防护服。
2月下旬,病人数量终于呈下滑态势。3月初,开始出现床等人现象。3月上旬,院内各个病区陆续撤离。3月14日,全院恢复正常医疗秩序。截至此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总共收治病人1100多人。
这期间,张继先被强制安排撤离战场,居家休息。这时候的她,终于欣慰地笑了。她的笑,辉映着江城盛开的百花。
更让她欣慰的是,和她一起并肩战斗的战友们,没有一人感染。
看着窗外春天的繁华,看着医院门庭的冷落,想着三个多月来的一切,她再一次泪流滂沱。只是,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幸福的号啕!
(作者:李春雷,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河北省作协副主席)
(来源:《光明日报》2020年4月8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