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研究所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部主任的吴杨,每年要参与全省传染病疫情现场处置工作十余起,霍乱、痢疾、伤寒、布病、手足口病、出血热、钩体病……作为一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者,他坚持"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加强自身政治理论修养和业务能力,他给自己的座右铭是“冷静、求实、多思、坦诚”。在他的办公室里,总是放着一只黑色的行李箱,这个行李箱里装着他的应急服装,时刻准备着拎上行囊立即出发。
流调工作越细致,真相才能越清楚
2019年底,第一时间接到疫情调查命令时,吴杨正在给自己的小孩辅导功课。接到命令后他马上收拾背包和电脑,马不停蹄带领同事赶赴医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这一查就是整整一夜。在成立了疫情防控指挥部之后,吴杨担任湖北省流调机动队队长,每天完成繁重的流调任务后,他又会回到疫情防控指挥部与专家一起讨论防控方案,凌晨3、4点能驱车赶回家里稍作休息算是不错的,有时就在指挥部的凳子上将就将就。
吴杨说“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时,对每一个线索都要反复详细的询问,因为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破译疫情的密码,面对大疫,敌人调皮又狡猾,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我必须任何细节都不能放过,因为细节越清楚,真相也就可能越明朗。”
每次进入病区调查都是一个苦活、累活,因为要想将病例的活动轨迹和暴露情况问清楚,时间都不会短。穿着厚重且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连续调查多个病例后,汗水就会湿透衣服,眼睛起雾。这种高强度的工作模式,吴杨连续一熬就是好几周,亲自完成的流行病学调查问卷上千份。
哪里“火势”严重,我就去哪里
1月的一个夜晚,吴杨接到前往黄冈市开展疑似新冠聚集性疫情调查的命令,他立刻带上行囊和两名急传部同事跳上了前往黄冈的车,这一跳拉开了当地聚集性疫情调查的帷幕。一到黄冈市,吴杨和同事们立刻带领黄冈市疾控工作人员短时间内快速摸清了全市疫情情况。而此次疫情严重程度和防控难度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医疗资源匮乏、疫情防控力量不足、广大群众意识不强等等问题,都成为疫情防控快速推进的绊脚石,可是他没有想过后退。吴杨说“身为一名疾控人员,一名共产党员,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是我的职责,我必须顶上!”这一顶就是一个月。
经过这一个月,当地的数据收集被理顺了、流行病学调查被理顺了、实验室采样检测被理顺了、四类人员管控被理顺了、所有十个县区吴杨跑了个遍。原以为可以继续为黄冈指导巩固防控效果时,单位领导决定抽调他回省指挥部协助全省的防控工作。当吴杨回到家中,对妻子说的第一句话是“离家这久没给你带礼物,疫情结束了一定给你补上!”。
指挥部的工作完成后,吴杨又被抽调到孝感。他打趣的说:“我突然有了当消防员的感觉,哪里火势严重我就要赶往哪里!这场疫情之火我一定要将它第一时间扑灭!”
等打赢这场战就回家
1月5日是吴杨女儿十周岁的生日,因为疫情防控,女儿的生日烛光晚餐他无法参加。等他深夜回到家中,已经入睡的女儿手中捏着一封信,信里写到:“爸爸,您经常加班,我不怪您没参加我的生日晚餐,因为明年还可以参加,我觉得您这段时间加班最辛苦!我已经长大了,我会好好学习,不让您担心,您要注意身体!”看着这封信,吴杨泪流满面......
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数据,提出防控措施,改进防控建议,这是吴杨指导疫情防控工作的基本节奏,可是他忘了这一天正是除夕,住在汉口的父母打来视频电话“孩子,我和你爸没有出门,家里吃的、用的我们都备齐了,你不用担心,今天除夕了,你要注意身体!呵呵,知道你忙,不多说了”。吴杨刚说了一声“妈妈,您和爸爸也要注意身体......”,父母就将视频挂断了,没多说上几句话让他心里十分难受,他说“这是老人家担心耽误我的工作,我必须明白,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更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如果方案能早一秒出来,就能挽救更多人于水火,就能从死神手中抢回更多生命”。
一天半夜吴杨正在加班整理调查数据,突然接到妻子打来的电话:“小宝生病了,怎么办哪?”电话里妻子带着哭腔,吴杨心急如焚,三岁的儿子高烧39℃!他一边安抚妻子的情绪,一边告诉妻子做好防护前往发热门诊,经过检查,孩子只是普通流感。“我一边庆幸孩子没有感染新冠病毒,一边又高度紧张着孩子的病情,还好及时治疗后24小时孩子的烧就退了,经过了14天观察的妻子和孩子也没有再出现症状,我悬着的心才放下”。妻子告诉吴杨,儿子已经一个多月没有见到他了,经常在家里问爸爸什么时候可以回家,吴杨愧疚的对妻子说到:“对不起,请原谅我,疫情防控战正处在关键时刻,我暂时还回不来,帮我告诉儿子,爸爸正在打病毒怪兽,打赢了就回家!”
(来源:《人民日报 》2020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