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7月12日 星期六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长江日报】急难险重有我子弟兵 ——武汉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人民解放军

【长江日报】急难险重有我子弟兵 ——武汉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人民解放军

2020-02-14 09:23 长江日报

2020年1月,武汉疫情紧急。“我想请全国人民放心,在疫情面前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誓死不退。一定护佑大家的平安和健康。”解放军支援武汉医疗队队员马凌,2月2日面对央视话筒时说的一句话,振奋了无数武汉人。

同样在武汉。22年前,参加抗洪救灾的解放军,喊出口号:“人在,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和武汉人一道,用血肉之躯抵抗长江洪峰肆虐。如今,这座英雄之城再次见证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英雄本色。

听党指挥:紧急集结,除夕夜出征武汉

除夕之夜,武汉人对这样一张照片印象深刻:一名身着迷彩服的女兵扭着头,抿着嘴,挽起袖子打针。她是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队员、西南医院肝胆科主管护师刘丽。当时,已在机场过安检准备去看女儿的她被召回,当晚登上去武汉的飞机。出发前,医院安排大家打了一针胸腺肽用于提高免疫力。

经中央军委批准,除夕夜,从陆军、海军、空军军医大学抽组3支医疗队共450人,分别从重庆、上海、西安乘坐军机出发,支援武汉。这3支医疗队中,有不少是在抗击非典、抗震救灾、援非抗埃等重大任务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医护人员。

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专家毛青,先后参加过抗击非典、援非抗埃等任务,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接到奔赴武汉的任务时,他正在医院布置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扩散的工作。

海军军医大学医疗队队员陈静,2014年受命援非抗埃,和战友们并肩战斗,实现了“打胜仗、零感染”的目标。2018年,她又随和平方舟医院船执行长达8个月的任务。海军军医大学医疗队中有43名“90后”女护士,平均年龄只有25岁。

空军军医大学医疗队队员宋立强,参加过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等重大任务,长期负责呼吸重症监护室。空军军医大学医疗队集结了呼吸、感染控制和重症医学等多个科室的骨干力量,队员均具有防控治疗传染性疾病经验。

3支医疗队分指挥组、普通患者治疗分队和危重症患者救治分队,配备的医学专家来自呼吸科、感染性疾病科、医院感染控制科、重症监护室等科室。抵达武汉后,当时分别奔赴金银潭医院、汉口医院、武昌医院等3家定点医院开展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

“疫情肆虐军令动,三军将士奔江城。万众一心抗‘冠肺’,消灭疫情定打赢!”解放军的到来,网友“空天利剑”说出了武汉人的心声:在这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解放军就是定海神针,我们一定能赢。

作风优良:主动请战,抗疫情就是上战场

“没有一个人退缩,请战的电话、微信一个接着一个。”海军军医大学医疗队政委陈宏伟直到抵达武汉,还在努力说服没有入选的医护人员原地待命,随时准备第二批投入战斗。

作为为数不多的传染科男护师,空军军医大学的赵春光在除夕接到命令:“疫情紧急,立即支援武汉。”他只回复了两个字:“收到!”

“我没得娃儿,没得后顾之忧,派我去。”“我和爸妈说了要去武汉,我爸也是军人、老党员。”“我是党员,让我去。”“我有抗击非典的经验,让我去。”当预先号令下达,请战书雪片一样飞向三支医疗队队长、政委。

在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有7名年龄在50岁以上的专家,被医护人员亲切地称为“50后”突击队。病区副主任任小宝今年55岁,收治患者第一天,他说:“第一天是关键,我必须守在阵地!”同样55岁的李琦教授,也是第一批走进病房的。那天,他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一口气查清了37名患者的基本情况。“疫情就是战斗,作为一名老兵,我必须上!”

在武汉的中部战区总医院,有一对夫妻并肩作战,丈夫肖瑞峰是医生,妻子陈练是护士。作为主治医师,肖瑞峰每天都要负责5到6个住院患者的治疗,一天工作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而妻子陈练甚至比肖瑞峰更忙,有时候她上完白班又上夜班。陈练说,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中,爱人之间的关心和鼓励是激励彼此坚守战位的一种动力。

“武汉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我们冲锋在前责无旁贷!”这是中部战区总医院的医护人员说得最多的话。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应对、第一时间出动。“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行动……”医院领导动员时说了这几个“最”。他们先后驰援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市第七医院……

在武警湖北总队医院重症区,卫生防疫科主任医师黄团新和同事们持续高强度工作了近一个月。

勇挑重担:保障“摆渡”,做火线上的中流砥柱

截至2月11日22时30分,从武汉市定点收治医院转诊而来的确诊患者,陆续抵达火神山医院,患者收治总数达到925人。

2月2日,中央军委增兵武汉。其中,联勤保障部队所属医院抽组950人,与先期抵达的陆军军医大学、海军军医大学、空军军医大学450人纳入统一编组,1400人于2月3日起承担武汉火神山医院的医疗救治任务。

“我们要立足最困难条件,打赢最艰苦的仗。”火神山医院政治委员原华说。针对新建医院床位有限、病患收治需求大等困难,医院党委决定,在不影响患者治疗的情况下,在各科室适当增加床位,加大收治力度。“总之,我们一定要坚决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在武汉保卫战中充分发挥火线上的中流砥柱作用。”

部队医疗队进驻火神山医院后,通宵达旦与医疗设备生产厂家安装、调试仪器设备,并连夜与施工方清理维护病区环境卫生。在收治病人前,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医护人员预先进行了严格的培训和考核,明确医护人员“不达标不上岗”。同时,医院还安排10余位传染病、呼吸、重症医学等专家“坐镇”,确保对疑难重症患者的病情诊断“一锤定音”。

“神兵天降火神山!” 亿万网友的微信朋友圈瞬间刷屏,无数国人的心中犹如燃烧着团团火焰。

就在2月2日那天,另一支部队的几十辆军用卡车开始穿行在武汉的大街小巷。开了10余年雷达装备车的四级军士长田磊,第一次开着军用卡车拉上水果蔬菜。

经报中央军委批准,湖北省军区协调驻鄂部队抽组成立抗击疫情运力支援队,担任疫情防控期间武汉市生活物资的网点运输保障任务。“田磊们”就是这座城市的“摆渡人”——河南生产的资料柜,要从武汉郊区仓库运到火神山医院,他们来;青海西宁捐赠给武汉的爱心白菜,要从仓储点拉到武汉市民的“菜篮子”边,他们来……

当时,这条重磅消息发布后,一位网友留言:“有解放军在火神山,帮我们湖北人民治病;有解放军在公路上,保障我们湖北人民的生活。这就是希望。”

(来源:《长江日报》2020年2月14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