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5月20日 星期二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疫情再凶险,出行再不便,挡不住他们的脚步——

【湖北日报】回城,不是傻,是职业良心

【湖北日报】回城,不是傻,是职业良心

2020-02-07 10:18 湖北日报

编者按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

此时此刻,在抗击疫情一线救死扶伤、迎难而上的白衣战士,就是最可敬可爱的人。

他们视责如命,用生命履行自己的医学信仰;他们不惧危险,追寻病毒的蛛丝马迹;他们与时间赛跑,从死神手中抢救病人,拼尽全力……

“爱在左,责任在右。”连日来,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这句话的深意。走近他们,走近爱的战场。

病毒突袭,出行困锁。

对于不在城中的白衣战士来说,“返回武汉”成为最温暖和最有力量的战时宣言。

“我是一名医务人员,我要回去!”“回到一线,我要和大家在一起!”“我回来了,可以安排工作!”……

一句句朴实的话语,一段段请战的短信,一张张口罩下坚毅的面容,像天使一样,振翼驱霾。

面对亲朋好友的担忧和不解,他们“医”无反顾,因为回城,不是傻,是职业良心。

“骑一段,少一段。”

95后女孩骑车辗转300公里

从荆州公安县到武汉江夏,是家到医院的距离,300多公里。

23岁的甘如意,在江夏金口中心卫生院范湖分院化验室工作。疫情发生后,化验室人手紧张,返回公安老家的甘如意决意返城。

可家里没有小车,只有一辆在村塆代步的自行车。

“300多公里,咋骑车,安全吗?”1月30日,甘如意告诉父母要骑车回武汉,妈妈很担心。

“我骑一段少一段。”甘如意态度坚决。

1月31日,第一天。她从公安县斑竹档镇出发,背上饼干、泡面、橘子等干粮水果,5个多小时后抵达县城,借宿亲戚家。

2月1日,第二天。她一大早出发,下午到达荆州长江大桥,不能通行。甘如意掉头,将自行车放在一个副食店,径直走上大桥。待走到荆州市区,天色已黑,她穿行好几条街找到一家旅馆,吃了一碗泡面睡了。

2月2日,第三天。甘如意想拦的士到武汉,可拦了十几辆都不成。眼看快到中午,着急的女孩无奈找了一辆共享单车,靠手机导航,沿318国道向武汉方向骑行。

天空飘起小雨,没穿雨衣的甘如意一路狂奔。晚上8时,天已漆黑,她终于看到路口的灯光下,站着几名警察。

潜江到了。好心的警察看到疲惫落魄的女孩,先是惊讶,后是钦佩。他们帮她联系一家旅社,然后向高管部门请求,帮助女孩回汉。

2月3日,第四天。甘如意搭上去武汉送血的顺风车,中午到达汉阳。又是一碗泡面下肚,又是一辆共享单车,她骑过杨泗港大桥,上武金堤,途中手机没电,边骑边问路,到下午6时终于骑到单位。

四天三夜的千辛万苦,在甘如意出现在化验室的那一刻,烟消云散。

“只要能回来就值!”

进修医生心系武汉绕道返城

疫情发生时,武汉协和医院感染科医生朱彬正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进修,为期三个月。

是选择留在上海继续进修,还是选择回到武汉抗击疫情一线?朱彬选择了后者。

航班接连取消,高铁停发武汉,城内交通管制,通往武汉的路充满变数。想随援汉医疗队一起动身,可医疗队当晚紧急出动,并未通过朱彬的临时申请。

来不及消化失望的心情,朱彬决定绕道返汉。

1月27日,朱彬先从上海飞到湖南长沙,并提前在网上约好租车。

中午,飞机顺利落地长沙黄花机场。朱彬顾不上休息,在机场提车直奔高速。当时,租车公司的客服发现他把目的地设定为武汉,还特意打电话询问原因。他回答说,“因为我是一名医生,我要回去上班。”

租车的费用是3000多元。租车公司听闻朱彬的情况后,主动免掉所有费用。“我感觉很温馨,武汉不是在孤身奋战。”朱彬说。

4个小时的马不停蹄,朱彬抵达武汉。凭着工作证和医院提前开具的证明,他顺利进入市区。

“只要能回来就值!”从1月31日起,朱彬正式加入科室排班。他负责在发热门诊坐诊,6小时一个班次,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否则穿脱防护服就得半个小时。“虽然从生理到心理是一种煎熬,但关键时期,我们更不耽误病人的诊疗。”朱彬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崔逾瑜 通讯员 张春红)

(来源:《湖北日报》2020年2月7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