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5月20日 星期二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三种方式带你走出“心理高原期”

三种方式带你走出“心理高原期”

2020-04-05 08:55 湖北日报


疫情不断好转,心理困扰也悄然转向。3月29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从相关心理热线平台了解到,大众心理状态已进入“心理高原期”。与疫情前期表现出的嚎啕大哭、泣不成声、崩溃等诸多极度情绪状况相比,目前的来电求助者语调趋于平和,但外在的平和掩饰不了内心的困惑和焦虑。

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专家服务队成员、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心理中心主任黄兴芹副教授解释说,“高原现象”一词源于动作技能的学习曲线:练习者开始进步快,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或长或短的进步停顿期,后期进步慢。心理学把这种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学习成绩与学习效率停滞不前的现象,叫做“高原现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持续两个多月,人们的心理状态也进入高原期,普遍出现纠结摇摆、自控弱化、前行无力、停滞不前等不同程度的心理反映。具体表现为:一是生理型停滞反映,如食寝不安、四肢乏力、胸闷、盗汗等;二是生活型停滞反映,感觉整个生活平淡、单调、无味、无聊;三是能力型停滞反映,发呆,无所事事,感觉人变傻了,很多事情不会做了;四是心理型停滞反映,如兴趣减退、无愉悦感、沮丧、迷茫、失意、无望、无法振作起来。

在决胜疫情的关键时刻,心理高原期的负面影响是多维的,对大众来说,会影响到生活、工作、心理的各个方面,对个人的冲击力很大。

那么,如何防范和减少这种心理高原期的负面影响呢?

第一,正常化。认识到心理高原期的客观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持续时间之长、力度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个人承受能力也是有限的,出现波动、摇摆也是正常的。

第二,淡化。不过度夸大心理高原期的各种心理反映,淡化处置,尽量让生活回归真实。可以采用替代法、转移注意力法、积极心理暗示法、食疗法等多种方法来改善。

第三,优化。一是采用心理充电法不断激活和扩展自己的心理调控系统,多了解和学习疫情期的心理健康知识、技能,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和实践;二是做好复学复工的相关准备和衔接工作,向前看,想着正常上学、正常上班的期待和愉悦,按照正常上学、正常上班的节奏和规律安排每日生活,投入正常上学、正常上班的士气和干劲做好当下的事情,有效管理自己的时间和心理,实现个人心理成长和社会人成长的双赢。(全媒记者 方琳 通讯员 郑媛)

[温馨提示]

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组建的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专家服务队心理援助热线4007027520每天9:00—21:00可以拨打,也可在微信“武汉微邻里”公众号“心理辅导”上留言咨询。此外,服务队出品的《心理减压操》和《公众心理防疫自助手册》可扫描湖北日报新媒体二维码查询。

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4009678920、010—67440033、027—59427263也已开通。有任何心理不适,不要害怕,专家们为您做好心理支持。

(来源:《湖北日报》2020年4月5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