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4月4日 星期五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湖北日报】本轮疫情病毒平均潜伏期为2天左右

【湖北日报】本轮疫情病毒平均潜伏期为2天左右

2022-11-04 11:03 湖北日报

本轮疫情,病毒潜伏期究竟是几天?11月3日,省疾控中心传防所急传部主任吴杨称,近期我省疫情平均潜伏期为2天左右,最短感染后24小时核酸检测就呈阳性,导致感染者代际间距也在缩短,加大了疫情防控的难度。

吴杨介绍,新冠病毒潜伏期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至最早出现临床症状或核酸采样并检测阳性的时间间隔。根据今年6月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显示:“现有研究提示,奥密克戎变异株平均潜伏期缩短,多为2至4天”。

不过,潜伏期长短与个体差异、感染病毒的剂量等诸多因素相关,因此每个感染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但大多数感染者的潜伏期是相近的,这也是由病毒本身特点来决定的。近期,我省疫情主要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BA.5.2进化分支,特点就是传播能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感染剂量更低,多数感染者的潜伏期也进一步缩短,平均只有2天左右,甚至有人感染后24小时核酸检测就呈阳性,也就意味着开始排毒并具备传染性。

“潜伏期缩短,意味着病毒在人群中传播速度在加快,感染者造成下一代感染者的代际间隔也在缩短,加大了防控工作难度。”吴杨强调,只有用更快、更准的方法,来发现和管控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才能跑赢病毒的传播速度。(记者曾莉、通讯员周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