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广西十堰勠力同心降病魔
2月12日,广西首批援十医疗队74名队员抵达十堰;13日,医疗队9名医护人员进驻十堰新冠肺炎定点医院西苑医院;16日,广西首趟援十物资专列抵达十堰火车站……
“前后方戮力同心,高效开展援助工作。”广西对口支援十堰前方工作组组长、自治区党委副秘书长袁国华介绍,连日来,医疗队3批次90名队员奋战在十堰各医疗机构,广西各界支援了价值1380多万元的医疗物资和400余吨生活物资。广西5600万人民正和十堰人民携手同心,共同奋战,全力阻击疫情。
螺蛳粉背后的深情
2月23日凌晨,一列冷链专列驶入十堰站,这是10天来广西支援十堰开行的第2趟专列,内装果蔬、消杀用品等450余吨。
“十堰缺什么,广西尽力援助什么。”2月1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相关负责人在与十堰市委主要负责人会商时郑重承诺。
疫情防控期间,84消毒液、医用酒精等消杀用品相当紧俏。为支持十堰,广西动用全自治区力量,从桂林、北海、钦州、南宁等多地调配消杀物品200余吨。得知十堰没有负压救护车,自治区政府从江西协调一台刚刚下线的救护车直接送往十堰。
广西援助十堰得到当地各界支持。广西华兴食品集团销售总监吴女士买不到医用物资,捐出了26吨当地特产白条鸭,寓意为“鸭(压)灭病毒”;一名不愿留下姓名的柳州小学生捐出了1000元压岁钱,南宁鑫金航物资有限公司捐赠500件防护服,广西二手车行业协会捐赠1万个口罩……
为感谢广西的援助,十堰网友制作了一张“螺蛳粉援助三合汤”海报。消息传到广西,当地9家企业不到3小时内捐赠螺蛳粉43120盒。
“一盒粉的背后,是中华民族携手克难的大爱,是广西人民真心相助的深情。”袁国华说。
“到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
“你用力抓我的手。对,用最大的力量。”2月21日,广西援十医疗队队员芮栋正与病床上的患者交流。现场通过远程医疗平台,把查房过程传到千里之外的广西柳州工人医院。该院呼吸科、骨科、血管外科、神经内科、药学科等科室专家通过远程查房,对治疗方案提出建议。
2月12日,广西援十首批医疗队员到达十堰。10多天来,90名医护人员一天也没有休息。
队员吕忠其是南宁市疾控中心流行病学专家,他把还未满1岁的孩子托付给父母,和妻子并肩战斗在防疫一线;队员黄开育曾在湖北上大学,他说:“看到病毒在第二故乡肆虐,我的心都碎了。所以我第一时间报名支援。”
从定点医院西苑医院到县市区医院,广西援十医疗队分成8个小组全力以赴开展治疗护理工作。“到病人最多的地方去,到病例最重的地方去,到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是他们真诚的恳求。
2月13日,派往丹江口市的援助小组刚刚到达,当天便投入工作;队员叶桂山有20多年的呼吸重症医学临床经验,治疗过程中他大胆提出意见,取得良好效果。他说:“从到十堰的那一刻,我们与十堰人民的心就在一起,不胜不归!”
两地一家亲
“谢谢你们为十堰的付出,送上蛋糕,略表心意。”2月20日晚7时许,广西援十医疗队丹江口小组忙碌一天后刚回到驻地,热心市民艾莎和俞茜提着手工蛋糕等在门口。
热气腾腾的蛋糕让队员们猝不及防。“最美逆行者,丹江口人民感谢你!”“丹江-广西,永远在一起!”每一份蛋糕里,都有一张手写的感谢卡。
2月17日,广西援鄂医疗队竹山小组驻地宾馆,一位市民送来满满一篮子草莓:“这是自家种的草莓,代我谢谢广西的医护人员。”说完后未留姓名转身就走。
连日来,这样的场景在竹溪,在房县,在十堰各县市区频频上演。
千里相助,亲如一家,十堰以最高的礼仪欢迎、感恩着广西援十医疗队。2月14日,十堰地区降温下雪,各县市区第一时间为医疗队员们加了棉被,还送去了暖和的羽绒服。
十堰市市场监管局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驻地酒店严把饮食安全关,确保队员吃得安全、卫生、营养。郧西的马头羊、郧阳的三合汤、竹溪的蒸盆……各地拿出了最好的食物默默感谢着“贵宾”。
2月20日,十堰市委、市人民政府代表350万十堰人民向广西人民致感谢信: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十堰人民将永远铭记这份深情厚谊……(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汉泽)
(来源:《湖北日报》2020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