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4月4日 星期五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湖北省疾控专家权威回应:为何核酸检测做了一轮又一轮?

湖北省疾控专家权威回应:为何核酸检测做了一轮又一轮?

2022-04-14 17:17 湖北日报

近期,许多市民都感受到,在本次以外省输入感染者为主的湖北本地疫情处置中,大规模核酸检测频次高、次数多。如省内武汉、宜昌、襄阳等城市各城区及部分重点区域都进行了多轮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有时甚至达到“一天一检”的频率。

为什么核酸筛查要这么密集?它对疫情防控究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就群众关心的这一热点问题,4月14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专访了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防所副所长童叶青,请他释疑解惑。童叶青指出,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更快、隐匿性更强,在区域内尽快反复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把所有潜在的感染者都找出来,是尽快实现疫情动态清零的重要策略。

病毒传播快、隐匿性强决定了筛查必须更快

童叶青介绍,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力增强。有研究显示,其传染力比德尔塔变异株增加了三分之一以上。而目前我国多省份报告感染的奥密克戎变异株BA.2进化分支的传染力较之前流行的BA.1又有提高。同时目前人们已经广泛接种了新冠病毒疫苗,感染后一般以无症状和轻症为主,症状也与其他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相似,不少感染者甚至没有症状,发生隐匿性传播的风险更高。“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染性和隐匿性都很强,如果防控工作跑不赢病毒的传播速度,就容易造成社区传播和暴发。”童叶青说。

“传播快、隐匿性强是防控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最大挑战。”童叶青强调,当疫情在社区中广泛传播开来再去溯源追踪时,不仅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效果也不佳。因此,为了尽早发现潜在病例和潜在传播链条,快速、扩面、高频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成为本轮战疫的重要策略。

连续核酸检测是为了筛出暂时阴性的感染者

由于从感染病毒到实验室能检出病毒核酸之间有一个“窗口期”,另外采样质量也决定检测结果,因此大规模核酸检测需要连续进行,甚至以每天一次的频率开展。

童叶青解释,新冠病毒感染人后,会经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并增殖。但只有病毒复制达到一定的数量并往外“排毒”时,才有可能通过咽拭子或鼻拭子采集,被检测出来。此外,病毒入侵人体后,我们的“免疫系统”就开启了应战模式。采样时如果正好是免疫系统占据上风,那么感染者的病毒载量会偏低,甚至病毒还没侵蚀到采样部位,那么病毒就有可能在检测之中成功“逃脱”。

童叶青表示,奥密克戎毒株的潜伏期为3天左右。如果一个人被感染,在当天甚至第二天进行核酸检测,都可能是阴性,直到第三、第四天甚至更长时间时才检出阳性。

此外,核酸检测是一个多环节的系统工程,包括采样、标本转运、标本签收、核酸提取和扩增等,任何一个环节操作不规范,都有可能影响结果。多轮次的核酸检测可以发现“假阴性”感染者,将他们更准确地查找出来。

“连续的核酸检测就是为了将这些尚未排毒、核酸暂时呈现阴性的感染者筛查出来。”童叶青说。

童叶青提醒,当前加快加密核酸检测是为了从人群中找出可能存在的感染者,并不能说明疫情形势已经很严重了。群众无需恐慌,当下应做的唯有不质疑、多配合,在进行核酸检测时注意做好戴好口罩,保持一米间距等措施。(全媒记者 龙华 通讯员 周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