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4月10日 星期四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湖北省疫情防控工作最新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湖北省疫情防控工作最新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2021-08-08 18:08 湖北省人民政府网站

    时间2021-08-07

    嘉宾武汉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涛;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李阳。

    内容 8月7日下午,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和武汉市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张修富:

    记者朋友们:

    下午好!同心抗疫,众志成城。今天,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和武汉市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

    武汉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涛先生;

    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李阳先生。

    首先,请李阳先生介绍全省封控举措、流调和核酸检测工作情况。

    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李阳

    8月6日0时-24时,全省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9例(其中武汉市6例,荆门市3例,均已转至定点医疗机构救治)。全省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5例(其中武汉市10例,鄂州市4例,咸宁市1例)。新增的24例感染者均在隔离、管控、流调范围内,继续排查发现,系中建三局武汉沌口项目工地关联人员。

    自7月31日我省发现首例本土病例以来,截至8月6日24时,我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31例,无重症病例;累计报告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例。69例感染者从地区分布来看,武汉市51例,荆门市7例,黄冈市4例,鄂州市4例,荆州市2例,咸宁市1例。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全基因组测序及变异位点分析的结果,判定黄冈、荆州、武汉、荆门、鄂州、咸宁的确诊病例均为江苏淮安某旅行团确诊病例的关联病例,均为隔离、管控、流调中主动排查发现。

    疫情发生后,我省抓住源头,以快制快,争分夺秒开展全面、详尽、彻底的排查和流调,精准果断严格有效管控,坚决堵住外来疫情输入,坚决切断省内疫情传播。

    一是从快从严从实抓管控。黄冈、荆州、武汉、荆门、鄂州、咸宁六地都采取了最快最严的防控措施,根据确诊病例划定中风险区,围绕确诊病例活动轨迹和其密切接触者划定封控区域,对管控区域人员实行就地隔离和多轮全员核酸筛查。武汉已对157个小区进行了封控管理,封控小区和工地实行人员“只进不出”,严格限制人员流动。武汉市以外的其它中风险地区均已采取封控措施。荆门流调封控检测密接者435人,隔离检测次密接者654人。严控聚集性活动,强化火车站、汽车站、机场、码头、高速公路出口、旅游文化休闲娱乐等各类公共场所的管控措施,一律实行验码、测温,在关键节点设立24小时核酸证明查验点。采取预检分诊、“三区两通道”等院感防控措施,充分发挥医院、诊所、药店“哨卡”作用,对养老院、监所等特殊场所按照有关规定实行封闭式管理,坚决堵住一切可能导致疫情反弹的漏洞。

    二是从快从严从实抓流行病学调查。公安、通管、卫健等部门,以及各地政府,争分夺秒全力查找密接和次密接人员。仔细协查7月27日江苏淮安某旅行团及关联病例在我省境内所乘的D5816、D3078、D2217、D2378、G6889、G486次列车同乘人员,认真排查荆州火车站候车厅27日12时至24时涉及重点人员,严格追踪7月28日至8月2日中建三局武汉市沌口项目工地密接、次密接人员等高风险人员。目前,各地首发病例均为江苏淮安某旅行团的关联病例或关联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后续病例均是在密切接触者排查、封控区域和流调范围内主动发现。

    三是从快从严从实抓核酸检测。根据密接人员活动轨迹确定限制活动范围,实行大规模人群核酸筛查,全力做到传染源早发现、早处置、早隔离,在最短时间内将疫情控制解决在最小范围。从8月4日开始,全省对15类重点人群在3天内完成了一次核酸检测,应检测数为125.03万人,已经完成检测125.03万人,完成率100 %,结果均为阴性。武汉市将经开区沌口街道划定为中风险区后,开展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启动武汉全市全员核酸检测。截至8月6日24时,武汉市已累计完成核酸检测采样1123.25万人次,完成检测1084.61万人次,目前正在查漏补检抽检复核中,具体情况武汉市将适时召开专题发布会发布。荆门市中心城区全员核酸检测已完成采样59.9万人。鄂州市、咸宁市崇阳县已开始全员核酸检测,其中,截至8月7日上午12时,鄂州市已完成采样30万人,检测10万人,结果均为阴性;截至8月6日24时,咸宁市崇阳县核酸检测已完成采样8万人,检测5.3万人,结果均为阴性。荆州市城区已完成一轮核酸检测,检测93.3万人,结果均为阴性,已连续6天无新增感染者。黄冈市红安县已检测17.5万人,结果均为阴性,已连续5天无新增感染者。荆州、黄冈没有新增本土病例,疫情已基本稳定。

    我省将继续以核酸检测为核心加强排查管控,重点排查中建三局武汉市沌口项目工地7月28日17时至8月2日24时进出人员,进行精准轨迹定位,加快排查风险人群,把流调溯源、集中隔离、健康管理、核酸检测等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对已出现感染者的区域,按照“快、狠、严、扩、足”要求,尽快切断可能出现的传染途径、传播链,及时发现潜在感染者,确保社会面干净。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张修富: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记者提问前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名称。

    湖北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请问武汉市部分小区和工地无人员确诊或未发现无症状感染者,为什么也要实行封闭管理?

    武汉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涛:

    谢谢您的提问。截至8月6日24时,我市累计对157个小区实行封闭管理。

    本次疫情感染者病毒样本基因测序结果与德尔塔变异株高度同源,该毒株病毒载量高、传染力强、传播速度快。鉴于这些特点,凡与病例“在同一空间、同一单位、同一建筑,在发病前四天”有时空交集的人,都是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管控发现密切接触者,对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链、阻止病毒传播、防止疫情扩散等具有重要意义。最好办法就是对密接者、次密接者的工作地、生活地迅速封闭,进行严格排查和环境消杀。需要强调的是,我市这波疫情的病例,均为江苏淮安某旅行团关联病例,中建三局沌口项目工地为单一传播点,该工地人员密集,集中食宿,聚集性传播风险更大,对该工地及周边46个小区迅速封闭,可起到“又快、又准、又好”阻断疫情传播的效果。

    随着流调工作的深入,我市陆续查找到一批密切接触者及其关联人员,对他们工作、生活所涉及的其他工地和小区,也迅速进行了封闭管理。这样做,就是以最大力度管住潜在传染源,以最快速度阻断疫情传播。

    针对这些封闭管理的小区和工地,实行人员“只进不出”,严格限制人员流动,迅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筛查阳性病例、排查无症状感染者,从而使外溢风险降到最低。谢谢!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近期全国多地疫情都由德尔塔毒株引起的,请问它有什么新特点?

    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李阳:

    谢谢您的提问。

    德尔塔毒株相比其他毒株,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传染性更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德尔塔病毒和老的病毒株比起来,它的传播率增加近100%,就是增加了一倍。近期我们国家广东省暴发的德尔塔变异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疫情,传播动力学研究也提示,传染力也比以前的流行毒株增加了一倍。反映它传播能力的还有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传播速度快。

    二是它有可能导致疾病严重程度增加。据相关研究发现德尔塔病毒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有增加的迹象,与Alpha变异株相比,感染德尔塔变异株的患者住院风险增加了2.6倍。此外患者核酸转阴所需要的时间也有所延长。

    但是,国内外相关科学研究和疫情防控实践也表明,德尔塔变异株并没有导致新冠病毒生物学特性发生颠覆性改变,传染源、传播途径基本清楚,现有的疫情防控措施对德尔塔变异株仍然有效。现有疫苗仍然有良好的预防和保护作用,能降低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风险,减少感染者的传播力,有效降低感染后的重症发生率和病亡率。前一段时间,我国首次成功阻断了发生在人口稠密、流动性大的广东省几个地市的德尔塔变异株本土疫情传播,证明接种疫苗,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避免人群聚集等措施是有效的。

    鉴于德尔塔毒株传播速度快、体内复制快、转阴时间长、传播能力强等特点,为及时阻隔病毒在省内局部地区的传播,我省对疫情发生地均第一时间划定中风险区,对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对其所在区域进行封闭管理,主动扩大防控范围,加强排查筛查管控,坚决快速切断省内疫情传播,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疫情控制解决在最小范围。谢谢。

    新华社记者:请问武汉此次核酸检测目前进展情况如何?

    武汉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涛:

    谢谢您的提问。截至8月6日24时,武汉市已累计完成核酸检测采样1123.25万人次,完成检测1084.61万人次。目前,正在查漏补检抽查复核中,我们检测服务仍在进行,希望尚未参加核酸检测的居民尽快到附近的采样点参加检测;同时,我们也将对高龄老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人员实行上门采样,确保应检尽检。此次核酸检测具体情况及检测结果,我们进一步梳理和甄别后,详细情况将适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公布。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张修富:

    谢谢各位发布人!再次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