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推行垃圾分类 村湾颜值“爆表”
鄂州市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村湾颜值日益“爆表”,在不断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中,上演“最强变装”,扮靓了家园环境,擦亮了文明底色,迎来了幸福生活。
文明底色“藏不住”。梁子湖区沼山镇朱山东村,率先以党建引领为基础,充分发挥党员带头、干部示范、青年助力等作用,带头争当垃圾分类践行者与宣传员,通过党员带动群众,引导群众共同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设立党员红黑榜、乡贤榜等,激励村民争先创优,组织村民商议创新建立包片包户、“绿色存折”等制度,开展系列主题鲜明的活动,擦亮文明底色,助力生活垃圾分类,让人人养成及时分类的好习惯。
上门精准服务“一条龙”。华容区武圣村创新举措,通过精准服务“一条龙”模式,彻底改变村湾垃圾无去处,乱丢乱弃现象。村民根据村湾在每家每户设置的“易腐垃圾”“其他垃圾”两类垃圾桶,进行初步分类,分拣员上门进行二次分类,达到将易腐垃圾精确回收、其他垃圾按序分装的目的。武圣村充分结合终端设施,将易腐垃圾运至片区生态堆肥场,可回收物就地暂存可再生资源馆,有害垃圾经镇集中暂存后运送至有资质的危废公司处理,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有去处、能回收、无害化处理。同时,加强与垃圾分类公司合作,通过垃圾分类统计分析系统,实行“码”上管理,对每家每户的生活垃圾形成溯源,精准识别村民垃圾分类参与率和正确率,并及时通过抽查方式进行宣传指导。
易腐垃圾“变废为宝”。东沟镇余湾村利用农村易腐垃圾闭环处理系统,结合全国文明村湾创建和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手段,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为有效处理可回收物,余湾村联合鄂州市梁誉可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村湾代销店腾出专门场地成立垃圾分类回收点,对村民生活产生的塑料瓶、纸壳、铁制品等可回收物进行回收,实现废物循环利用。易腐垃圾变肥料,废旧物品换物资,用行动打通生活垃圾回收与可再生资源回收网络通道,实现了收集、运输和处理一体化管理。
垃圾分类是新时尚,更是改善居住环境的必要措施。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垃圾分类普及率日益提高,鄂州一个个村湾必会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逐渐实现颜值“爆表”。
作者:段锐 龚鹏
责任编辑:张泽文
稿件来源: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