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京山科技赋能乡村医生织牢基层医疗网底
近年来,京山市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积极探索,创新思维,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引进武汉协和医院对市医院进行托管,通过县域医共体建设,整合市、镇、村三级医疗资源,运用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远程影像等先进手段,有效提升了乡村两级诊疗能力。
一是落实工具赋能。在医共体信息一体化的基础上建立掌上超声网络服务平台,与国家平台互通,购置 80台掌上超声设备,免费配发到各镇卫生院和部分村卫生室。二是强化知识赋能。组织全市300个村卫生室的 470名乡村医生定期轮训,邀请专家开展现场授课和网络教学,共享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流程。三是优化平台赋能。依托县域医共体组建了以京山市人民医院为龙头,5 家骨干医疗卫生机构和 15 家镇卫生院为枢纽,300个村卫生室为基础的“1+5+15+300”的乡村医生综合赋能服务体系。四是创新机制赋能。实行村医市招、镇管、村用,确保优质资源下沉“网底”。医共体面向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设立了影像、心电、检验、病理、消毒供应等6个远程会诊中心;建立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工协作机制。五是聚焦综合赋能。结合全省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将移动 CT 项目、远程心电、动态血压监测、区域临床检验延伸至村卫生室。
通过五大赋能方式,实现了就诊群众“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市、镇、村信息一体化更加畅通,乡村医疗服务资源布局更加均衡,乡村医生队伍更加稳定,诊疗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打通了乡镇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2022 年,全市招录“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62 人;家庭医生团队达到 283 个,签约医生 907人;组织专家讲座33 余次,参学人员745人次;龙头医院为基层医疗机构发送各类诊断报告54777份;车载 CT到群众家门口服务1882人次;专家远程会诊520余人次,通过远程指导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溶栓治疗,成功抢救 8例危重心梗病人;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4%,基层就诊率达到 63%。2022 年 9 月,京山市被列为全国“乡村医生综合赋能行动”五个试点城市之一。
下一步,京山市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持续推进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乡村医生服务能力水平,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责任编辑:郭珊娜
稿件来源:京山市卫生健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