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5月11日 星期日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咸宁:嘉鱼县聚焦群众愁盼 着力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

咸宁:嘉鱼县聚焦群众愁盼 着力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

2025-02-17 16:21 咸宁市卫生健康委

近年来,嘉鱼县紧紧围绕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以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着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县域内就诊率稳定在90%以上。

强化统筹协调,系统推进医共体建设一是高位推进。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的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组建县域医共体总医院。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系统研究部署,结合“双集中”试点工作,谋划优化县域医疗资源布局、项目建设。二是强化保障。近年来,先后投资18亿元用于医共体信息化建设和医院能力提升,建成智慧医疗信息系统,整体迁建县人民医院、鱼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官桥镇卫生院;为基层医疗机构配置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超、心电监护仪和呼吸机等一批医疗设备,全县所有村卫生室达到“五化村卫生室”标准;乡镇卫生院全部纳入公益一类事业保障,村卫生室运行经费增加至每年7000元三是政策支持。出台人才招引政策。近年来先后引进博士、硕士研究生30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有省政府、市政府专项津贴2人,咸宁市新世纪高层次人才10人。统一医保管理。总医院根据核定的医保基金总额控制指标进行内部调配,实行“总额预付、超支不补、结余留用”制度。完善按病种分值(DIP)付费。落实对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实行差别化支付政策,在县域医共体内从基层医疗机构(社区)上转的住院患者,起付线可以累积计算,按分级诊疗要求从上级医院转至基层医疗机构(社区)的,对下转参保患者免受接收医疗机构起付线费用。

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能力一是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先后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合作托管,打造名医工作室5个,创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6个、市级临床(中医)重点专科19个。二是落实基层帮扶。医共体牵头医院建立领导班子联系基层制度,每周下派主治医师以上技术职称医生到基层坐诊。医共体牵头医院制定临床医疗、护理等质量控制标准,明确总院、分院首诊目录,推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制度。举办中医药理论培训班6期、中医适宜技术实操培训班10期,参加培训700余人次。三是完善院前急救。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二级医院为支撑,构建急危重症诊疗体系。在嘉鱼县人民医院设置县急救中心1个,在8个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急救站,院前急救体系基本形成。全县配备救护车15台,其中负压救护车5台,配置随车急救人员51名。

聚焦群众愁盼,改善就医体验一是建设远程心电、影像。其中远程影像覆盖全县9家乡镇(社区)卫生院,远程心电覆盖全县87家村卫生室,镇、村进行影像、心电检查后数据上传系统,由县人民医院专家进行诊断并在10分钟内出具报告。建立了“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上下联动机制,实现了胸痛患者院前急救、转诊、院内抢救的无缝对接。截至目前,完成远程心电诊断9705例、远程影像4240例。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县级医疗资源,大大降低了农村群众就医成本。二是建设“1+3+9”数智化病理体系。在县人民医院建设B级标准的数智化病理中心,将3家县级医院和9家乡镇(社区)卫生院纳入服务体系。到目前,累计扫描病理切片11810张,开展疑难病理远程会诊20例。三是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第一批互认检查项目15个、检验项目47个。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医疗机构13家,其中二级公立医院3家、民营医院1家、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家。截止11月8日,检查检验结果互认849人次,为患者节约检查检验费用20余万元。

责任编辑:李薇

稿件来源:咸宁市卫生健康委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