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体|登录|注册

宜昌:坚持共建共享纵深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

2024-11-11 16:02 宜昌市卫生健康委

近年来,远安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医共体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优质资源扩容下沉,有效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有力探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基本医疗服务均质化远安路径2024年县域就诊率达92.14%,县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数占比76.11%。

聚焦平台共建,多部门联动协同推进

(一)强化统筹协调。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成立以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的县域医共体建设领导小组,制定政府部门、医共体理事会、成员单位权责清单。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专题办公会研究部署,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健全统筹协调、跟踪问效、目标考核等长效机制,赋予医共体资金调度、绩效考核、职称评聘等方面自主权。

(二)统筹资金支持。围绕医共体建设,加大财政保障力度,近两年先后投入资金近1.3亿元,做强龙头、做优枢纽、夯实基础,建设建成县域健康信息平台、县精神卫生中心、洋坪镇中心卫生院医养结合病区、2个乡镇血透室和3家中心卫生院CT室。从今年开始,县级财政增加1000万元/年,统筹用于财政保障编制人员人头经费,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3家县直医疗机构财政综合保障标准由45%提高到65%;乡镇卫生院实行公益一类事业保障;村医补助标准由原来的每年每人9750元标准提高到1.5万元,并全部缴纳公积金。

(三)落实政策保障。按照管办分离、总量控制的原则,全面落实医共体选人用人自主权,落实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优惠政策,近年来先后引进硕士研究生3人、双一流高校本科生15人,落实人才津贴、一次性安家费近55万元。统筹卫健、医保等部门,制定医共体医疗医保绩效考核评价方案,严格落实医保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机制,实施定点医院门诊统筹结余部分60%奖励,实行住院DIP基层病种同病同付。设立医共体共有资金池,对物流配送、人员下沉等日常事务,远程会诊、电子处方流转等惠民场景以及重点学科创建、人才引进等高质量发展项目实行积分制考核奖补,全面落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薪酬管理两个允许政策,充分发挥政策保障导向作用。

聚焦体系重构,全方位重组整合资源

高效组建县域医疗中心。整合城区医疗资源,按照一中心三院区模式,组建县域医疗中心,统一管理团队,下设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三个院区。成立县域医疗中心党委,实现班子副职交叉任职、共同参与决策,行政职能及医技辅助科室合署办公。差异化定位县域医疗中心三个院区功能布局,县人民医院院区重点做好综合性临床科室及急危重症救治,县中医医院院区重点做好中医药服务及慢性病诊疗工作,县妇幼保健院院区重点做好妇幼临床专科和妇幼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服务。通过体系重塑,精简行政后勤人员34名,三院区顺利实现人员、业务、绩效管理三统一

科学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立以县域医疗中心为龙头、7个乡镇卫生院为枢纽、107个村卫生室(社区医务室)为基础的“1+7+N”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成立县域医疗共同体大党委和理事会、监事会,实行医共体党委领导下的理事长负责制,下设8个管理中心、6个共享中心以及2个服务中心,独立运行120指挥调度中心。依托医共体财务核算中心,对财务实行统一预算管理、集中财务核算、系统运营分析,锁定各成员单位债务,严控单位债务风险。建立医共体内药品耗材统一采购、检验病理统一外检、消毒供应统一配送、仪器设备统一调配机制,对116种耗材和426种中药饮片进行集中公开询价,减少药品耗材采购成本112万元;节约设施设备重复投入70台件800余万元。

(三)系统搭建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县、乡、村一体的县域健康信息平台,推行健康档案调阅、检查结果查询等功能应用,开通县级医院线上预约挂号、自助缴费、结果查询等服务,实现基本医疗、基本公卫数据在临床诊疗、公卫服务的综合运用和互联互通。全面推进互联网+医疗场景应用,依托6个共享中心建立影像、心电、检验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区域互认工作协作模式,实现基层开单、缴费,县级医院检查、诊断,截至目前已开展远程疑难病例会诊350例,提供委托检验4164项次、远程心电诊断2274人次、远程影像诊断4555人次。初步形成小病在村居看、慢病到线上看、大病帮转诊看的工作机制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上下联动诊疗模式。

聚焦服务改善,一体化发展提升能力

(一)强综合救治能力。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先后和省肿瘤医院、市中心医院建立合作机制,先后引进省市名医工作室和博士工作站5个,创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10个,县中医医院成功创建市级治未病中心,县人民医院三级医院创建已通过市级预评审并向省卫健委提交复审申请,县精神卫生中心已建成,新增精神科床位150张,全面实现医疗服务能力和运行管理能力双提升。按照C级标准在县人民医院建设数智化病理科,人员、场地、专业设备和数智化软硬件配备到位,能开展必备技术项目12项,已与平台公司签订技术服务协议,实现与省、市平台互联互通,截至目前累计上传病理远程会诊12例,AI辅助宫颈细胞学诊断527例,完成病理切片全量扫描27834418片。

(二)提升基层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县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通过专科共建、临床带教、专家坐诊查房等形式,先后选派44名县级业务骨干下沉乡镇卫生院开展驻点指导,派遣9名疾控监督员参与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监督管理,接收基层业务骨干到县级医疗机构学习进修90余人次,组织各类培训85场次,到各乡镇开展义诊、教学180余场次。全县7家乡镇卫生院全部通过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验收,创建省级特色科室2个,实现乡镇卫生院心脑血管一体化防治站、咳喘单元全覆盖,2家中心卫生院血透室配备15台透析机,服务长期透析患者38人。在14个村试点探索乡镇派驻、中心村巡诊等村卫生室运行模式,80%以上村卫生室能开展中医药服务。

(三)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全县组建107支县级医生参与的签约服务团队,构建临床医生+公卫医师+村医”医防融合共管模式,统一医共体内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及全县慢性病用药目录,借助电子处方流转”“远程医疗等场景,实现慢性病村级诊治,打通群众便捷就医和健康管理最后一公里。依托连续服务中心,建立县乡村三级远程会诊沟通渠道和双向转诊网上预约服务渠道,实现院前对接、院内就诊、院后康复无缝衔接,推动形成靠前及时、连续协同服务模式,截至目前医共体内上转病人765人次,下转病人69人次。积极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对达到互认要求的107项检验项目、112项检查项目全部纳入全市二级医疗机构互认范围,全县9家一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实现医共体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4775人次,为群众节约检查费用53.22万元。

责任编辑:李薇

稿件来源:宜昌市卫生健康委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