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5月12日 星期一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咸宁:中国式现代化健康城市的咸宁实践

咸宁:中国式现代化健康城市的咸宁实践

2024-10-25 10:10 健康中国行动

10月7日至8日,由全国爱卫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计生协联合指导,中国家庭报社等部门主办的健康中国行动知行大赛家庭专场全国总决赛在浙江杭州举行,湖北省咸宁市方咪家庭荣获全国亚军。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

近年来,从健康居民到健康家庭,从健康产业到健康城市,从健康理念到健康素养,咸宁市始终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做强支撑保障,实施健康促进行动,丰富行动内涵,打造全域健康示范城市,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健康城市的咸宁实践,全市居民健康素养从2019年的22%增加到2023年的36.67%,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全域下的健康细胞工程

方咪是通城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其爱人余磊是通城县融媒体中心主持人。其家庭通过县、市、省层层选拔,代表湖北省与全国31个省市区代表家庭同台角逐,进行了多轮精彩纷呈的健康知识和技能比拼,展现出一家人的默契与智慧,也展示了咸宁市居民的健康知行理念和风采。

方咪家庭在咸宁绝非孤例,也非偶然。

2021年6月2日,在武汉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论坛卫生健康分论坛上,《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卫生健康合作示范区专家倡议》发布,咸宁入选中国——上合组织地方卫生健康示范基地。

此后,咸宁市构建市委书记、市长双领衔,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具体负责健康咸宁建设的高规格领导机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推动机制。

咸宁市迅速构建起两个体系:以国家、省级健康城市指标体系为基础,借鉴先进城市经验,立足咸宁实际,建立标准体系;制定《健康咸宁建设考核评价方案》,将健康咸宁建设融入市委市政府各项公共政策,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同时,咸宁市将“健康细胞”创建纳入市委市政府创建示范活动,通过健康家庭、健康单位、健康社区(村)等健康细胞创建,多层次推广健康生活方式,筑牢“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理念。

目前,咸宁市已培育健康促进机关251家、健康促进学校262家、二级和基层健康促进医院共99家、健康促进企业45家。健康家庭示范带动,全市共培育健康家庭2891户,让群众人人讲健康。

此外,咸宁市不断扩大健康阵地。建设健康促进社区112家、健康促进村445个、持续更新和修复健康公园、健康广场、健康步道、健康长廊、健康知识宣传栏,目前全市建有健康公园37个,健康广场45个,健康步道66条,健康长廊16条,让群众生活中处处有健康知识宣传。

“健康社区、健康家庭、健康单位等系列创建活动形成了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通过示范驱动,健康细胞工程在咸宁大地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咸宁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说。

全生命周期下的健康服务体系

“真是太好了,以后复诊不用再往武汉跑了!”近日,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过渡院区)门诊,市民聂婆婆带着孙女前来看病。聂婆婆的孙女患有脑神经疾病,以前常要去武汉找同济医院的专家诊治,如今随着“同济医院咸宁医院”开展过渡期运行,祖孙俩无需再频繁奔波。

2023年落户咸宁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咸宁市人民政府与同济医院合作共建,以心内科、血管外科、心胸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六大专科为重点,以心脑血管疾病救治为特色的“强专科、小综合”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近年来,咸宁市卫健委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构建高水平诊疗服务体系为目标,不断补齐公立医院发展的短板和弱项,多措并举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老百姓打造家门口的就医平台。目前,全市80%的县级综合医院成功创建三级医院,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配备动态全覆盖。

与此同时,为尽快提升临床诊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咸宁市卫健委加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力度,国家级、省级重点专科建设也实现大丰收:咸宁市中医医院肝病科为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康复科为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培育项目。市中心医院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由原来的3个发展到18个,基本实现了该院临床主要科室的全覆盖。全市二级综合医院重点专科由原来的8个跃升至57个,各县市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平均达到近10个。

此外,作为首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城市,经过充分调研,咸宁市推进以公立医院为依托办养老机构,以“医办养”“养设医”“医养合作”等模式开展探索,大力推进以公立医院为依托办养老机构。目前,全市已有29家公立医院兴办或合办医疗养老机构,6个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共领衔试点项目14个,已投入运营11个,开放床位1384张。

“围绕全人群持续做好全生命周期做优健康公共服务,以公立医院办养老机构为引领,建立多种形式的医疗+养老合作模式,以服务驱动不断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咸宁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说。

全链条下的健康产业集群

近日,走进位于咸宁高新区的金士达医疗(咸宁)有限公司,只见展示区内,家庭急救包、一次性柔棉睡袋、婴儿棉柔巾等产品琳琅满目。

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胡红文介绍,得益于咸宁深耕大健康产业,以及当地优越的营商环境,公司生产的家居棉品,快速打开市场,眼下正准备投资建设四期工厂。

咸宁市通过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做强生物制药产业、开发养老养生服务、升级健康旅游品质等系列举措,大力实施医、药、养、健、游、护六要素全区域、全产业、全链条发展大健康产业,积极构建“医、药、养、健、游、护”为一体的大健康产业集群,形成“以护理为核心的健康养老产业集群”。

咸宁市持续扩大中药材种植,做精做深中药材加工,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从种植、加工、研发等全链条发力,从药材种植到药材加工,从产品研发到流通服务, 带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链”动上下游产业聚集成群。

2023年,咸宁市中药材面积32.7万亩,产量11.7万吨,幕阜山片区成为湖北五大中药材优势产区之一,获评国家中药材示范基地4个。主要有黄精、金刚藤、白芨、钩藤等30余种,拥有福人药业、真奥金银花药业等17家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

含氡温泉治疗皮肤病、马钱子非遗传承疗法治疗风湿病等特色疗法独树一帜。咸宁市黄精、金刚藤入选“鄂优十六味”,分别被评为“十大楚药”“五大特色药材”;建成瑶乡御草、福人等4个国家中药材示范基地。

连续两年牵头组团参加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咸宁馆被授予“2023年世界大健康博览会特别贡献奖”“2024年(第六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最具吸引力展商突出贡献奖”,咸宁市卫健委荣获“2024年(第六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突出贡献奖”;成功举办咸宁市大健康产业招商推介会,21个项目现场签约,合同金额总计319.535亿。

截至去年底,咸宁市大健康产业拥有各类市场主体10.67万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57家,年产值预计达774亿元,2024年预计达到850亿元。

“通过产业驱动,不断做强健康城市的内部支撑,为健康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咸宁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说。


   作    者:盛勇 王彪

责任编辑:张泽文

稿件来源:健康中国行动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