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体|登录|注册

宜昌:“120生命绿卡”护佑老人安康

2024-06-07 09:50 宜昌市卫生健康委

危重病人的抢救分秒必争,可有的高龄老人独自在家,即使费尽力气拨通了“120”,却因无力说话或说话含糊不清而影响救治。宜昌市卫生健康委为破解难题,满足老年人的养老、医疗需求,创新打造了“120生命绿卡”院前急救模式,为全市13万名80岁以上老人录入急救信息档案绿卡,实现一卡一人,信息互联。建卡用户平均救护车派车响应速度缩短近30秒,为生命提速。截至2024年4月底,共为13188位(其中城区8107人、县市区5081人)“生命绿卡”用户提供了快捷、高效的院前急救服务。

一、三方联动,试点运行

宜昌市急救中心以赵家湾社区凤苑小区为试点,召集社区、业委会、小区党支部代表开展“联动会议”,确定为小区80岁以上老人建立“120生命绿卡”,即预先将老人姓名、年龄、地址、联系方式、基础病史、紧急联系人等关键信息录入调度系统。当老人遇到突发情况时,只要拨打120,调度系统直接关联已录信息,调度员确认所在位置、即刻派车,接警问询时间大大缩减,为患者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有效提升了救治速度和愈后质量。经过社区号召,志愿者宣传、群众热情响应,仅月余时间,赵家湾社区自愿登记建卡群众达到180名。为将此项政策惠及全市,2022年7月,宜昌市卫委召开启动摸排录入城区80岁以上老人信息工作专题会议,在城区正式启动了80岁以上老人“120生命绿卡”建卡工作。全市卫健系统两千余人,挨家挨户电话或上门收集、核实信息。历时2个月,为全市12万名(其中主城区42515名)80岁以上老人建立“120生命绿卡”。

二、扩面提质,数智赋能

基于全市80岁以上老人建立“120生命绿卡”的成效,宜昌市急救中心进一步建立实时预警、动态更新、主动扩容的长效机制。在调度系统上将已建卡老人标记为重点用户,一旦用录入电话呼入,即可实时预警;为“120生命绿卡”搭载呼救定位等信息技术,利用手机定位和视频呼叫功能,实现与报警人的实时视频沟通,进一步有效解决因老人方言重、突发疾病无法清楚表述而延误派车的问题,提升响应速度。

为实现生命绿卡用户信息动态更新,2023年8月,宜昌市急救中心与宜昌健康大数据人口数据库系统对接,自动抓取新进80岁老人信息,实现了信息动态更新与无缝对接。截至2024年4月,系统自动抓取更新5786位80岁以上老人信息,经专人核实后登记建卡。同时,为方便群众自助建卡,同步研发“120生命绿卡”小程序,通过微信公众号搜索并添加关键信息,便可轻松完成自助登记建卡过程,享受更加便捷、高效的急救服务。

三、优化服务,守护生命

(一)响应速度提升。数据分析显示,建卡用户拨打120后的派车响应速度相较之前有了极大的提升,平均调度时间缩短近30秒;同时,急救中心通过在建的“智慧救护车”项目,打通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的绿色通道,院前急救的快速响应也进一步为后期院内救治打下良好基础,为老人们添上一层贴身的健康“金钟罩”。

(二)服务质量提升。为进一步提升“120生命绿卡”服务质量,宜昌市急救中心结合“绿卡”用户疾病谱分析,全市80岁以上老人疾病占比较大的依次为心血管疾病(25.33%)、神经系统疾病(23.27%)、创伤疾病(18.52%)、呼吸系统疾病(18.12%)、消化系统疾病(8.55%),针对疾病谱特点,及时更新和优化老年人常见疾病救治流程,并制定科学的电话医学指导方案和规范用语,提升院前急救人员处理突发状况,尤其是“120生命绿卡”警情的能力。利用质控工作会议季度性开展病种讨论,及时调整院前急救设备配备及救治流程。组织到福利院、基层社区,针对性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及急救知识培训,提升老年人正确拨打120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群众口碑提升。宜昌市急救中心以提升抢救成功率、优化群众体验为核心着力改善院前急救服务,做到电话医学指导更专业、救护车出车更快速、院前救治更高效通过对建卡用户警情回访反馈,群众对“120生命绿卡”给予了高度评价,相关典型案例更是在国家及省市多家新闻媒体上播出。其中“湖北宜昌:为老人建立‘120生命绿卡’”在人民论坛网、光明日报、工人日报、湖北日报刊登报道,“‘120生命绿卡’救了赵婆婆”在健康报刊登报道。“120生命绿卡”院前急救模式,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为急救“抢时间”,实现智慧赋能惠及更多群众。

责任编辑:李薇

稿件来源:宜昌市卫生健康委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