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7月10日 星期四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新华网】湖北恩施市:“大病不出县”背后的医者担当

【新华网】湖北恩施市:“大病不出县”背后的医者担当

2025-06-12 10:29 新华网

前不久,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外科陈劲草专家团队帮助下,湖北省恩施市中心医院顺利完成了首例锁骨下动脉搭桥手术,更是填补了恩施州此项技术领域的空白。

如今,这样的高难度手术在恩施市中心医院已屡见不鲜。近年来,该院通过开放办院、稳健发展跻身三级医院行列,让“大病不出县”越来越有底气。

培养了一支支“带不走”的团队

3月中旬,恩施市中心医院“陈劲草教授团队工作室”挂牌成立,帮助医院神经外科医疗水平与国内一流接轨,让优质医疗资源直达恩施。

此前两个月,该院已有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刘志苏、徐焱成教授团队工作室落户。落户的当月,在腹腔镜下的高难度手术领域,顶尖专家接连完成7台高难度手术,其中有恩施州首例直肠悬吊术治“脱肛”。

“通过手术带教、科研合作等方式,教授们培养了一支支‘带不走’的团队。”恩施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主任肖体现表示,将科室打造成武陵山区肝胆胃肠疾病诊疗中心,让更多的患者在“家门口”实现了便捷就医。

由医院引进的神经外科专家邓民强,走马上任恩施市中心医院脑科中心主任。他带领科室在脑动脉瘤、复杂脑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上颇有建树。

巧借外力实现“撑竿跳”

去年6月,99岁的王奶奶因股骨转子间骨折入院。由于老人还存在高血压3级、心律失常及肺部感染的复杂病情,恩施市中心医院骨科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下闭合牵引结合有限撬拨复位PFNA内固定术,成功为老人实施手术。

依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外科专科医疗联盟成员等优势,恩施市中心医院骨科以脊柱、关节、创伤、运动医学为四大支柱,年均完成关节置换手术400余例。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和微创技术的广泛应用,该院骨科诊疗逐步打破高龄手术禁区,为无数高龄患者点亮生命希望。“我们已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建立远程会诊机制,遇到疑难病例可实时连线国家级专家。”恩施市中心医院骨科主任李进表示,将继续以微创技术为突破口,为患者打造“家门口”的国家级骨科诊疗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恩施市中心医院党委7个临床医技支部书记均由科室主任、副主任担任,“双带头人”比例达100%。“一手抓业务,一手抓党建,两手都要硬”已成为发展共识。

近几年,恩施市中心医院先后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南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等众多知名医院,实现专科联盟全覆盖。截至目前,该院的神经外科、骨科、小儿外科、内分泌科和疼痛科,成功获评“三级医院省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

医疗服务:从技术至上到人文回归

“程奶奶,我们给您上门服务来了。”5月16日晚,在恩施市城区惠馨园小区,恩施市中心医院急诊医学科护士叩响居民的房门。

这是75岁程奶奶当月的第三次导尿护理。去年卧床后,老人就把卧室变成了病房,只能依靠留置导尿管的方式排尿。“您不便,我们就上门服务”这句朴实的承诺,一直在医院默默坚守。

如果说医疗技术是核心力量,那么服务就是医院的“隐形翅膀”。早在2004年起,恩施市中心医院就用真情暖语回访出院患者、虚心征询患者意见、院后康复指导……21载弹指一挥间,让患者健康有“医”靠。

近日,恩施市中心医院凭借卓越的护理人文关怀实践,通过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病区护理人文关怀管理规范》团体标准贯标验收。这不仅彰显了医院在护理服务领域的硬核实力,更彰显了新时代医疗服务从“技术至上”向“人文回归”的价值转向。

“我们始终坚持‘医心向党、笃信为民’的发展理念、‘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精准定位,创建三级甲等医院。”恩施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舒友文表示,将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夯实“大病不出县”的医疗服务格局。(舒翼、李才伦)

(来源:新华网2025年6月10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