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湖北: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守护百姓身心健康
4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发布会由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胡强强主持。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主任王云甫介绍,湖北省委将医改重点指标纳入高质量发展范畴,结果与地方党政领导班子目标责任制考核挂钩。建立了卫生健康委、医保局、中医药局、药监局、疾控局一委四局协作机制,以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协同推进人事编制、医疗价格、薪酬制度、医保支付等项目改革,强化政策协同。省级筹集1.5亿元资金,36家三级医院重点帮扶70家县级医疗机构提高服务能力水平。
湖北省宜昌市人民政府市长陈红辉介绍,宜昌投入18.4亿元打造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集成了公安、民政、教育、医保等这些部门信息,联通市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数据,实现了“一屏知家底、一网全监测、一键达基层”。宜昌还通过“一部手机管健康——宜健通”为392万居民开通了线上服务,通过处方流转,方便慢病患者就近购药,将医学云胶片变成群众手机端的“口袋胶片”,累计调阅量达到200余万次。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人民政府县长李芹介绍,我们积极推动资源、力量、服务下沉,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全县的村卫生室人财物全部由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心电图机和中医适宜设备全覆盖,稳步实现一村一大学生村医。同时,把派驻专家纳入了128支家庭医生团队,健康服务20多万人,实现重点人群全覆盖。
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杨简介绍,我们联合15家县级医疗机构建立医疗协作集团,通过远程会诊平台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去年我们跟县市开展远程诊疗1400余例。“云医院”服务,复诊患者不出户就能在线咨询问诊。来自长阳山区县的患者留言:“省下的时间够我多采两筐茶叶了”。
湖北省十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朱云慧介绍,我们组建4个医疗集团,8个县域医共体,累计投入5200万元支持6个国家级、150个省级重点专科、10个省市共建专科建设。还组建了由1家水上救援医院、1家航空救援基地、150家急救中心(站)组成的水陆空三位一体的立体急救网络,形成城区10分钟、农村半小时、周边地区1小时急救圈,市县乡联动打通“生命通道”。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我们必须紧扣公益性,通过前期的实践,我们总结从‘5个实’上下功夫。”湖北省卫生健康委主任王云甫表示,即夯实党建领航工程,落实委省共建试点,做实改革示范,落实强县行动,压实动态评价。以地市为单元推开了三明医改的有效举措,我省已做安排部署,下一步将加强分类指导、统筹推进。(记者 张锐)
(来源:《光明日报》2025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