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7月29日 星期二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中国人口报】生育支持,天门问道

【中国人口报】生育支持,天门问道

2025-05-22 16:47 中国人口报

最近一段时间,湖北省中部的天门市因“年度出生人口增幅较大”,引发关注。

记者从天门市卫生健康委获悉,2024年,该市出生人口达到7217人,同比增长17%,8年来首次实现“由降转增”。今年第一季度,全市再出生1883人,比2024年同期增加62人,增幅为3.4%。这样的数据,即便放眼全国,也“拿得出手”。

随着出生人口减少,各地纷纷在积极探索有效的鼓励生育政策。对此,有人不禁感叹:天门这座百万人口的“五线城市”,出生人口凭什么在增加?

1 出台政策回应关切

“产科所有床位都住满了,走廊还加了床,医护人手很紧张。”

“每月1000元育儿补贴,已经领了半年,还能领30个月。”

“上午领结婚证时,还拿到一张6万元购房认购券。下午买房时派上了大用场,压力顿时减轻不少。”

…………

类似这样的信息,时常引起天门当地人热议。近两年,天门市以其独特的政策组合拳,在2024年成功实现了出生人口的显著增加。但之前,天门的出生人口数曾连续7年直线下降。2016年,该市出生人数为18528人,此后逐年减少。到2023年,天门全年出生人口仅6000多一点。

与全国多地类似,少子化是此前天门全社会的焦虑,其面临的人口出生率持续下滑、人口流失等问题,不仅影响了经济发展,还对社会结构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出台政策迫在眉睫。”天门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市爱卫办主任汪会兵说。

在此背景下,2023年9月,时任天门市市长、现任天门市委书记的纪道清在组织多部门召开多次座谈会和专题会征求意见后,天门市从生育激励、降低生育养育成本、生育休假、住房保障、婴幼儿照护方面,出台“鼓励生育五条意见”。

随后半年,天门对16.5万名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进行调查,发现养育、教育、住房成本等是育龄妇女不愿意生育的主要原因。2024年初,依据调查结果,天门将五条政策细化成七条意见,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

“一开始,我们对这个政策也有疑虑。但2024年1月至7月的出生人口数量与前一年同期相比已经有所增长,同时建档孕妇数量也超过前一年同期,政策效果立竿见影。”汪会兵说。

天门的生育支持政策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在促进二孩和三孩的出生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后,当地政府发现,一些地方一孩出生率的增长比较缓慢,甚至有部分乡镇没有增长。

认识到这一问题后,当地觉得这个政策如果只是对二孩三孩家庭进行支持,却缺乏对一孩家庭的支持是会后继乏力的。对此,今年3月,天门再次对政策进行优化升级,出台鼓励“90后”“00后”增强头胎生育意愿的“新七条意见”。

“新七条意见”提出,男女双方在天门结婚登记,享受6万元购房补贴,可与进城农民、引进人才、产业工人等人群的购房补贴叠加,还可与鼓励生育购房补贴叠加。此外,还能享受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可以说,天门的这些政策回应的全是“痛点”。

汪会兵介绍,最直接的,当然是经济奖励。他认为,对许多家庭来说,生育成本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通过提供高额的生育补贴,可以显著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提高生育意愿。拿育儿补贴来说,生育二孩、三孩的天门市户籍夫妇,分别可以获得2300元和3300元的一次性生育奖励和分娩补助,并且新生儿户籍登记在该市的,每月还能分别领取800元和1000元的育儿补贴,直至孩子满3周岁。

当然,除了育儿补贴,还有其他类型补贴。比如,将“取卵术”等8项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天门市户籍夫妇在市内定点医院进行人工授精辅助生育的,一次性给予3000元辅助生殖补贴;进行试管婴儿辅助生育的,一次性给予1万元辅助生殖补贴。

2 天门能,很多城市也能

据了解,天门市委、市政府出台的综合性民生支持政策,带动商品房销售近万套,带动建设商住用地1600余亩,实现收益30亿元;拉动新的购房、装修、家电购买等需求,仅房屋交易就可带来税收5亿元以上。“这也为实施鼓励生育奖补政策提供了财力保障。”汪会兵介绍。

有报道称,在生育补贴政策激励下,有3万多户家庭明确表达了购房意愿,如果按每年6000套左右的商品房销售量,可以保障房地产市场持续5年以上的健康发展。

“只要书记抓、抓书记,‘一把手’层层重视狠抓,很多事都能解决。”汪会兵说。并且,他还表示,鼓励生育绝不只是卫生健康委一个部门的事,还要发动各个部门,让全社会参与。

汪会兵解释,其口中的“书记抓、抓书记”实际上可以总结为市委书记抓乡镇书记,乡镇书记抓村(社区)书记。为了抢抓女性生育黄金期,天门建立了市四大家领导包保联系单位和分管乡镇、市直部门班子成员包保机关和所辖二级单位、乡镇机关干部包保联系乡镇直属单位和村(社区)、所有单位和村(社区)领导班子成员包保已婚育龄妇女家庭的“网兜式”四级包保机制,实现了一孩、二孩已婚育龄妇女家庭全覆盖。

当前,各地对于强化生育支持政策都是有共识的,但在具体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财政压力等挑战。在纪道清看来,人口不仅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核心指标,更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他认为,人口发展对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地区长远竞争力有着非常深远且持久的影响。

那么,天门的这份作业,各地能直接“抄”吗?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石人炳认为,天门鼓励生育的政策对全国许多中小城市具有借鉴意义。“天门人均GDP在湖北17个市(州)中排名第14位,天门能做成,很多城市也能。”石人炳说,“不过,天门政策的长期效果有待时间检验。”

目前,天门已吸引超过100个县(市、区)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到当地调研学习鼓励生育经验。在分享中,当地有专家分析,地方“一把手”学“一把手”,才能很好地复制天门经验。

“我们天门算是破题了。接下来,还需各地共答。”纪道清说。

3 生育支持,内嵌于经济社会发展

来自民政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仅为610.6万对,较2023年减少157.4万对,创下近40年来新低。

低结婚率意味着低生育率。从2020年开始,武汉理工大学讲师柯姝琪就与石人炳一起,通过深度访谈、座谈会和半结构式访谈,对天门生育支持政策的实施过程、成效及挑战进行全面评估,系统研究天门生育支持政策的创新路径及其实施成效。

研究之初,柯姝琪就发现,天门的生育支持政策在整个市内是家喻户晓的,其影响力甚至跨越到湖北省内其他地区。她认为,在引起社会各界反响后,这也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氛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自2023年9月至2024年10月,天门实施的生育政策带动房地产投资增长5.9%(全省第一),财政收入增长13.7%,形成“生育刺激消费—消费拉动经济—经济反哺生育”的良性循环。

柯姝琪认为,天门的生育支持政策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内嵌于该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政策与天门的“七项重点工作”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政策体系。这种融合策略不仅提升了生育支持政策的财政可持续性,还通过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口回流,实现了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促进。

天门市深入实施的推进10万农村人口进城、10万学生进城、10万产业工人进城“三个十万工程”,直接推动了人口回流、产业回迁、生育回升。

“你可以看一下,天门市区晚上在外吃饭的人是有一定增加的,这可能就是人口回流了。”调研中,有人跟柯姝琪这样表示。

天门市政府还通过明确职责,有力激发了各部门参与的主动性,确保各部门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能够紧密配合、形成合力。

柯姝琪举例,“鼓励生育一站式服务”模式实现了卫生健康、公安、医保、银行等相关部门人员的集中办公,让群众不出医院即可享受“奖励金到账”等惠民政策。

此外,天门还通过多维度的政策创新和生育观念引导,成功营造了生育友好型社会环境。发放产假补助等政策不仅拓宽了生育支持的维度,还消除了女性公职人员的生育顾虑、强化了家庭与工作的平衡。

研究人员认为,生育支持政策的创新不仅能有效提升生育率,还能通过多维度的支持措施,缓解生育家庭的经济与时间压力,增强职业发展前景和社会地位,全面提振生育信心。

柯姝琪指出,天门实践对同类地区的启示在于需建立生育成本共担机制,推动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政策实施;应加强一孩生育支持以稳固生育基础;要注重政策适配性设计,特别是提升灵活就业群体的获得感。

同时,专家也提示,短期生育率回升不等于根本性转变,需警惕政策效应递减风险,建议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未来,相关研究需持续跟踪政策长期效果,特别关注支持措施对生育质量、儿童发展的影响。(记者 严少卫)

(来源:《中国人口报》2025年5月21日第四版)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