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紧急施救,让心衰患者躲过一劫
“心脏已经恢复自主功能了,情况不错!”2月7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外科心脏瓣膜亚专科张力副主任医师为重症监护室里的王先生检查后说道。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撤机后恢复良好的王先生,随后被转至普通病房,和家人团聚。
1月27日凌晨2时左右,王先生因气喘被憋醒,接着感到胸痛、胸闷,于是前往家附近医院急诊,被诊断为心衰。早在一个月前,王先生便频繁出现腿疼症状,后来甚至无法站立。因胸痛加剧,王先生决定去武汉治疗,于是被救护车转运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救护车到达中南医院时,王先生已经丧失意识并伴有高热。该院急救中心副主任夏剑团队见状,迅速评估并行床旁超声检查,发现其已出现心源性休克,于是紧急为其进行急诊ECMO支持,并立即联系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心血管外科主任刘金平教授团队会诊。
经血液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明确心脏感染情况后,张力副主任医师明确王先生患严重的感染性心内膜炎,必须马上手术。
1月27日15时,由刘金平主刀,张力等医生协助,手术紧急开展。术中打开通路后,眼前的景象让人惊叹。“患者的心脏呈褐色,主动脉根部、左室流出道、室间隔、部分二尖瓣腱索、三尖瓣瓣环完全被细菌侵犯感染,全是脓液和细菌赘生物,左右心室之间被烂穿,心脏几乎没有跳动。”张力介绍,想让心脏恢复正常功能,要先彻底清除赘生物和脓液,再重建心脏结构。
刘金平团队凭借对心脏解剖结构的熟悉和精湛的技术,将大块的赘生物剪掉后,再用镊子一点点地搜寻、清除赘生物,直至心脏重现正常的粉嫩色。随后,团队迅速进行升主动脉带瓣人工血管置换,冠状动脉开口移植,以及二尖瓣成形、三尖瓣成形、室间隔缺损修复等一系列复杂操作,重建心脏结构。手术持续至1月28日凌晨,团队最终成功修复这颗坏死的心脏。
“但要彻底恢复心脏功能,还需后续‘养护’。”张力介绍,术后,团队继续用ECMO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等设备来辅助心脏功能,并给予药物治疗。
经持续抢救,1月28日下午,王先生终于苏醒。最终,在刘金平团队的精心治疗护理下,王先生逐渐好转,于10天后恢复自主心脏功能,成功撤掉ECMO,以及主动脉球囊反搏等心脏辅助治疗。2月10日的检查显示,其心脏功能已和正常人无异。
刘金平介绍,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由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的心脏内膜炎症,症状表现多样,病程进展迅速,容易被误诊或漏诊。他提醒,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高危人群包括有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曾接受过手术或侵入性医疗操作的人,以及经常有牙疼或口腔感染的人群。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可能性。(特约记者 张翼飞 通讯员 丁燕飞)
(来源:《健康报》2025年2月17日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