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数智设备守护“银发”安康
2月19日,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屈原镇卫生院内,紧张的气氛悄然弥漫。护士们神色焦急,双眼紧盯智能定位系统的屏幕,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原来,住院的六旬独居老人向爷爷在回家取衣物时与医院失联,手机迟迟无人接听。担心老人发生意外,医护人员便借助向爷爷佩戴的“医养安康”实时定位设备,紧急展开搜寻。10分钟后,护士找到了安然无恙的向爷爷,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
这次有惊无险的紧急寻人,背后是秭归县积极推进数智化改革,赋能医养结合的创新实践。秭归县是山区大县,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留守老人占比较高。相较于平原地区,这里的慢性病管理难、应急救治迟、心理关怀缺等问题更为突出。面对这一现状,秭归县卫生健康局稳步探索“智慧终端+分级网络+多元服务”的山区医养融合模式。
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数智平台,秭归县全力推进“医养服务进家门、健康数据上终端”。屈原镇卫生院护士们用来找向爷爷的“千里眼”,就是卫生院应用的“电子围栏”预警系统。该系统借助可穿戴设备,在住院老人、无陪护人群因特殊情况外出时进行定时定点监测,遇突发情况自动预警。秭归县“120”急救中心上线生命绿卡系统,为专班摸排出的无紧急联系人的老年人、独居老人等提供“一键呼救、定位救治”服务。
在杨林桥镇,“疾病地图”电子系统试点工作正有序开展。该地图精准标注在公共卫生体检中查出慢性病的老年人居住地,卫生院家庭医生团队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实行红、黄、绿三色管理规范,为老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服务。
水田坝乡王家桥村、青蒿峪村试点应用智能穿戴设备进行健康管理,将78套设备免费发放给有慢性病的老年村民使用,其血压、血糖数据实时上传至县域医共体信息化数智平台,便于家庭医生对其进行连续健康管理。(特约记者 龚晓红 通讯员 谭玉兰)
(来源:《健康报》2025年2月25日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