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乡亲们看病更方便了
腊月二十九,我带着夫人和刚上大学的儿子,踏上了又一年的返乡路途。看着儿子充满朝气的脸庞,我不禁想起34年前自己从湖北南漳考入省城学医的往事。如今,儿子跟我一样,也选择了学医。南漳是一个山区县,过去看病不太方便。儿子说,每年春节回乡,看到乡亲们拿着检查报告来找我这位“省城大夫”咨询,他深受触动,因此志愿学医,希望帮助更多人。
今年的这份“惯例”有了微妙的变化,来“串门问诊”的乡亲少了。在县人民医院工作的老同学欣喜地告诉我:“我们这儿专门成立了中南医院泌尿外科、普外科南漳病区,大专家直接在县里坐诊、手术,南漳老百姓受益,我们也受益。”他还感慨,“看名医”曾是山区群众的迫切需求,如今三甲医院的优质资源,正沿着医联体的脉络直达基层。
大年初二,走亲访友时,我遇到了以前的邻居老张。他年前刚从外地转回县城治疗,这次转诊入院,检查报告已与上级医院互认,好几项内容不用重复检查。“少花了钱,也少受了罪。”老张满脸喜悦。他的老伴还专门拿出手机,向我演示入院手续的办理过程。现在县里有了网上预约系统,看病比过去方便多了。
在南漳,11家基层卫生院都建设了胸痛、卒中救治站,打造“黄金一小时”急救圈,山区乡亲的生命健康得到了更好的保障,这也成为家乡高效便捷服务山区乡亲就医的一个缩影。“更贴心的是,挂号有效期延长至三天,方便山区患者复诊时直接就诊,不用再翻山越岭重新排队挂号。”大哥告诉我,县人民医院刚上线的“掌上医院”,让山里老百姓在家就能预约挂号、查询报告、在线咨询。
春节期间,山风依旧凛冽,却裹挟着新生的暖意。这片养育我的土地正在发生“润物细无声”的变化。或许真正的医者仁心,便是让守护健康的微光,照亮每一道山沟里蜷缩的皱褶。
返程路上,儿子告诉我,今年暑假,他想以一名大学生的身份,回到家乡进行社会实践。他说,实践题目已经想好了——“小病在基层,大病不出县”。(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李志强)
(来源:《光明日报》2025年2月19日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