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5月16日 星期五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大学生村医观察 被大家需要,让她很有成就感——

【中国青年报】大学生村医吴俊:村里充满人情味儿

【中国青年报】大学生村医吴俊:村里充满人情味儿

2023-10-30 14:47 中国青年报

吴俊 受访者供图

今年是27岁的吴俊当村医的第五年。作为一名定向委培村医,她的合约已经到期,如果不喜欢当村医,她可以就此结束这份工作,但是她选择继续干下去。

这五年,吴俊和村民们产生了很深的情感连接。她去县里办事时,会主动问村民是否需要买药。村民家里的樱桃熟了,他们就选几枝最红的折下来,趁着新鲜给吴俊送过去。吴俊说,村里充满人情味儿,她很喜欢。

吴俊所在的村子是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采花乡前坪村。五峰县山大人稀,村子里的“留守老人”很多。这些老人年龄在不断增长,但是健康素养又比较低,因此,有一名负责任的村医当好他们的“健康守门人”,十分必要。

十多年前,各地开始招收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根据国家卫健委2022年发布的数据,我国已招收7万余名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其中3.5万人已到基层服务。吴俊就是于2015年报名参加了定向医学生的培养。

上学期间,吴俊曾去五峰县人民医院实习,负责查房、看病等工作,和患者有沟通,但不是特别多。当村医以后,和村民的沟通占了她工作的很大比重。

村医的工作可以简单地分为公共卫生、给村民看病、健康宣教三部分。其中,公共卫生是让吴俊最费心的,她需要管理村里的187名高血压患者、75名糖尿病患者、8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对于这些慢性病患者,吴俊每个季度随访一次。此外,吴俊还要给村里300多名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体检。

在山上山下奔波,电动摩托车是吴俊的代步工具,这是她当了村医以后才学会开的。有的村民家在山顶上,坡太陡,“需要技术特别好才能开上去”,吴俊技术不到位,只能把车停在坡下,自己爬上去。

吴俊出生于采花乡的另一个村,刚开始来到前坪村当村医时,村里人对她爱答不理的,甚至有些村民忌讳医生上门,怕别人知道自己生病了。此外,当地人爱吃腌制的腊肉,盐摄入过多,这样的生活习惯导致高血压患者不少。彼时,吴俊劝说村民少吃盐,改变生活习惯,也没有什么效果。

吴俊只能坚持做下去。上门随访了两三次后,村民们便开始接受吴俊了。在和村民的接触中,吴俊发现,相比改变饮食习惯,让高血压患者规律服药这件事更为迫切。对于有些服药不规律的高血压患者,吴俊一遍又一遍地劝说,“有时候感觉自己的嘴皮子快磨破了。”

吴俊觉得,有的老年人就像孩子一样。有名年龄比较大的高血压患者,吴俊多次叫他到村卫生室量血压,他都不来。后来有一次集体测血压的时候,吴俊通知了他周围所有的老人,就是没有通知他,没想到他却主动来村卫生室了。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是杰出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这句话很客观地反映了医生的作用。随着和村民的深入接触,吴俊发现自己的确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帮助和安慰患者上。

81岁的杨吉翠是一名有30多年病史的独居老人。9月初,吴俊上杨吉翠家里随访。附近的村民看到吴俊来了,也陆陆续续过来了。

吴俊给杨吉翠量血压时,结果还没出,杨吉翠就问:“药我都按时吃了,血压还可以吧?”没等吴俊作答,杨吉翠又抢过了话茬,“最近天不好,广场舞跳不成了,闲得慌。”

杨吉翠感慨,身体有病,无非是轻重缓急不一样,平时体检就很重要。“这点多亏小吴医生,看得细、耐得烦,还专业负责,子女也不一定做到这样。”

看到吴俊给杨吉翠量完血压,其他村民开始挨个找吴俊“看病”, 有人腿疼,吴俊俯下身去检查;有人诉苦时常头晕,吴俊认真分析记录;还有人说最近手指关节疼,吴俊把手放在眼前,轻按细查……

吴俊说,很多留守老人不愿意增加子女负担,即使很大的年纪还在做着重农活,过得很苦,身上很多不舒服就是这么来的。遇到这些老人,吴俊就会告诫他们,要爱自己,不需要这么拼。有时候吴俊都有点着急了:“您不听话的话,我下次要来‘吵’您了啊。”(“吵”是当地的方言,意思是“说教、念叨”)

即使被“吵”,老人也不会跟吴俊计较。他们还会和吴俊絮叨“家里的孩子工作更好了”“孙子上学成绩变好了”等家长里短,经常开个药就能聊半小时。

来前坪村工作之前,吴俊在另一个更偏僻的村子工作,当时的她还没有成家,一个人住在村卫生室。冬天天冷的时候,村卫生室的火炉旁边常常围坐着一圈与她聊天的老年人,“那时候在山上,这些老爷爷老婆婆对我来说是一种陪伴。”

在被问及当初报考定向委培村医的原因时,吴俊说,主要是为了离家近,而且可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现在,吴俊已经成家立业,自己家离父母也很近,这些都符合她的计划。

后来,吴俊怀孕了,服务的村子换到了她丈夫所在的前坪村。如今,吴俊的小宝宝快3岁了。孩子是村里的“小明星”,除了红樱桃,他还收到土鸡蛋、野生猕猴桃、小果子……都是吴俊管理的患者送来的。

曾经服务过的那个村子,吴俊偶尔会过去参加红白喜事。村民们见到吴俊后,对她依然很热情,念叨着希望她继续回来当医生。这种被大家需要的感觉,让这名年轻的姑娘很有成就感。

至于是否要当一辈子村医,吴俊还没想过这个问题,只是希望将来自己可以有进一步的提升,“这里以后如果需要我的话,我会留在这里”。(记者 刘昶荣 通讯员 卫轩)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3年10月17日第十二版)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