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4月3日 星期四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极目新闻】荆楚楷模·最美健康守护者| 儿科“特种部队”领头人,一直战斗在守护危重患儿最前沿

【极目新闻】荆楚楷模·最美健康守护者| 儿科“特种部队”领头人,一直战斗在守护危重患儿最前沿

2023-07-28 17:33 极目新闻

她守护湖北省最大的儿童重症监护室,每天的救治都是一场场“生死时速”。她率先在湖北省内开展多项儿童救治技术,对儿童各系统疑难杂症、儿童急危重症疾病的诊治有着丰富经验及独到之处;她带出一支“全能型”救治团队,每位医护都是“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她注重对患儿的身心关怀,在“隔离病区”推行人性化服务和救助;她带领团队组建危重患儿急救转运团队,不分寒暑昼夜奔波在路上,为全省危重患儿救治赢得黄金时间。

她,就是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医学科主任许慧。20年来,许慧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凭借精湛的技术,带领团队与生命赛跑,让所有人看到,ICU 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或者是,生命重新开始的地方。

危重患儿“全天候守护者”:许慧

湖北省支气管内镜治疗儿童重症肺炎“第一人”

日前,咸宁通山县12岁的悦悦突然发热、头痛,当夜就出现呼吸困难,心力衰竭。当悦悦被转运至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时,已陷入昏迷,四肢厥冷,几乎触摸不到大动脉搏动,也测不出血压,随时会出现心脏骤停等危险。情况紧急!许慧根据她的临床表现,诊断为“暴发性心肌炎”,立刻启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ECMO)进行这场“生死营救”,在3个昼夜的急救下,孩子终于转危为安。

许慧与团队医生正在救治患儿

2004年,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成立了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由许慧牵头负责。当时湖北省内尚无儿童重症病区的医疗单位,许慧就在全国各地参与学习儿童重症病区的先进诊疗和管理的经验。

“重症医学不仅需要丰富的儿科诊疗经验,也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许慧找准突破口,紧跟国内外最先进的儿童重症救治,学习国内外各类先进技术。同年,她就在省内率先开展危重症患儿床边纤维支气管内镜+灌洗术,已成功治愈各种难治性肺炎、溺粪、溺石灰水、火灾灼伤呼吸道等的危重患儿两千余例。

随后,许慧带领团队收治各种危重症患儿,不断突破技术难关,先后掌握和开展了很多“省内之最”的技术——在湖北省内最先开展血液净化治疗各种儿童危重症病例,成为技术最领先和最成熟的医疗单位;在亚洲首个引进美敦力血液净化仪,成功救治体重仅1.9公斤婴儿患者;在湖北省内首次采用人工肝治疗技术、免疫吸附技术治疗严重代谢紊乱危重患儿。

凭借着这些“最早”“最成熟”“最多例”的先进技术,20年来,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医学科已成功救治危重患儿超过两万例。

带出一支儿童重症救治“全能团队”

“永远没有最好的治疗方案,只能不断地提升自己。”这是许慧对儿童重症医学科每位医护人员的要求。重症患儿能否顺利渡过难关、减少遗憾,跟医生的知识结构、理念和诊疗方法等密切相关,只有不断地学习,敢于坚持并勇于承担责任,才能给患儿带来更多希望。

许慧与团队医生正在救治患儿

正因如此,许慧不断创造机会,让科室的医护人员走出去,更新知识结构和临床技能,努力做到“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目前,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医学科的每位医生不仅都能掌握危重儿童的各项最先进急救技能,还掌握了困难气道的气管插管、床边支气管内镜+肺灌洗术、连续性血液净化、床边重症彩超、深静脉穿刺术等多项先进技术,随时应对各种儿童危重疾病。

“技术是武器,体力、耐心和心力是功力”。在许慧眼里,儿童重症医学科的工作是脑力劳动,更是体力劳动,还需要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患儿年龄不一,无法表述自己,病情变化急,生死可能就在一瞬间,需要每一位医护全神贯注、全力以赴。

每天,在不足 1000 平方米的重症监护室内,她穿梭于各个病床间,为孩子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指导医护实施救治,步数从未少于20000步。她的身体力行,也感染了科室的每一位医护,语速快、步速快,冷静、果断,是许慧的特点,也是儿童重症医学科的群像。

“隔离病区”用爱守护每一朵花

在儿童重症医学科门口,常常能看到焦急等待的家长,一墙之隔内,有他们万分牵挂却无法看到的孩子。因为是个“隔离病区”,许慧带领团队在与死神抢夺危急重症的患儿时,还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在这里,他们就是患儿们的“临时爸妈”。

两岁的牛牛趁着家人不注意,将一瓶晕车药吃掉,随后出现抽搐、四肢强直抖动、神志不清等症状,经过洗胃和血液净化等治疗,症状逐渐好转,在病床上,他一会儿要喝奶,一会儿想妈妈,管床护士一直将他抱着耐心安抚,陪他看动画片。牛牛隔壁病床上的一个小姑娘爱美,心灵手巧的医护们就抽空给她梳各式好看的辫子。

“没有家长的陪护,医护人员是孩子们唯一的陪伴。”儿童重症医学科护士长舒小兰说,为了做到人文关怀的最优化,许慧主任想方设法给患儿们打造更加温馨的病区。平板电脑刚上市时,她就自己出钱采购了几台给科室的患儿玩,因为孩子们都喜欢,她又陆续买了十余台。在她的影响下,护理团队也精益求精,把每个患儿护理得干净清爽,即使是长期卧床的危重儿童也没有褥疮。

不少患儿病情重,费用较高,为了缓解家庭经济压力,让孩子得到持续有效的治疗,许慧让医护们及时了解医院的各项救助和慈善项目,帮助家长申请。遇到特别困难的家庭,科室医护时常自发捐款,希望能帮助孩子闯过难关。

“虽远必救,虽难必援”,转运信念惠及全省

4月10日凌晨1时,儿童重症医学科的急救转运救护车正在前往监利的高速上飞驰,一个一岁半的患儿被一颗龙眼卡喉,导致窒息昏迷,当地医院向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申请了转运救治。凌晨4时,孩子被顺利转至湖北省妇幼保健院,随后立刻进行支气管镜异物手术和相关救治。

为了让更多的危急重症患儿得到更好更专业的救治,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医学科在成立之初就组建了急救转运团队,接收年龄从1个月至18岁的危重患儿,转运团队所有医护均接受美国心脏病协会基础生命支持培训、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师培训,并通过考核。

20年来,这个转运团队不分寒暑昼夜,疾驰在全省乃至周边省市的道路上,将一个个生命垂危的患儿转运回来救治。从武汉市内的区、市级到省级医疗单位,再到远达十堰市、襄阳市的远途转运,更有江西九江、河南信阳等省外医疗单位,这支转运团队的脚步越来越远,转运疾病涵盖重症肺炎、重症脑炎、脓毒血症、癫痫持续状态、代谢危象、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肝功能衰竭、溺水等因疾病或意外导致的危重症,每年大约转运危重患儿100余人次。“呼我妇幼者,虽远必救,虽难必援!这是我们科室的信念。”许慧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急救转运的同时,许慧带领团队还积极参与科研、教学、基层义诊、培训等工作。2004年以来,她主持和协助办理省级继教学习班18次,被全国各种继续教育学习班、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等组织邀请参与培训和授课共百余次。此外,她每年都有十多次到基层医院,帮助开展各种适合当地医疗单位的新技术培训和授课,多次参与院级专业培训、大查房、多学科会诊。

当所有人都把重症监护室当成一个生离死别的地方时,许慧和她的团队始终秉承“专业与人文并重”的理念,他们用双手拥抱过病床上的每一个孩子,用言语温暖过病房外每一位家属的心,他们更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从这里走出去,温暖如初。(记者 晏雯 通讯员 温红蕾 黄洁莹

(来源:《极目新闻》2023年7月27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