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漏一人一码
【湖北日报】严把入汉防控“前哨”
“请出示健康码、行程卡,如实申报来源地、目的地。”10月28日,多趟列车抵达武汉站,各地旅客戴着口罩,在出站口有序排队接受防疫查验。
火车站是城市交通枢纽,也是武汉疫情防控的前线。近期,武汉各大火车站升级防控措施,搭建分流通道,设置场所码,精准筛查重点地区来(返)汉人员,严格执行“三落地”管理。
目前,武汉站开放有10个出站口,200余名防疫工作人员分布值守在各出口。每一名出站人员必须扫描“数字卫兵”验码设备,查验健康码,随后由防疫人员核对行程卡、场所码和来汉申报信息,均无异常后方可进行落地核酸检测。若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乘客,将查验登记、做核酸,再由专车转运到管控观察区域,闭环管理。
“排查工作不能有一点马虎大意,所有防疫人员都绷着一根弦。”武汉站站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多数排查人员每日连续站立七八个小时,同样一句话要重复上千次。尤其是中高风险特殊服务点的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二级防护,喝水吃饭都十分不便。”
即使面对防控的压力,各环节的值守人员始终坚守职责、尽心服务。“每个出站口都设置有爱心通道,遇到老人、小孩等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我们会有专人全程跟护。”武汉站防疫工作人员肖艳菊说,“前天,一位84岁的奶奶独自来到武汉站转车,想要去北京。经查验后发现她并不符合进京防疫条件,我们随即联系了家属,护送奶奶回了家。”
不仅严把“外防输入”防线,武汉市各重要交通卡口全力做好保畅通工作。
作为车辆进出武汉市的重要关口之一,青郑高速武昌收费站日均车流4000辆左右。同时,由于临近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等重要“菜篮子”产品批发市场,武昌收费站货车通行量大,防疫查验工作更为繁杂。
“我们采取货车、小车分流查验措施,结合科技手段在高速入口设置多道‘防线’,24小时查验来往车辆。”洪山区城市管理执法局(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蔡庆介绍,“入口前安装有多个车辆分屏器,能提前识别中高风险地车辆。此外,站内设置有20余个智能监测摄像头,通过热感应识别车内人数,保留查验画面。”
即使有各项科技设备加持,防疫人员仍细心查验每一位车内人员的场所码等行程信息,严格执行落地检工作,确保不漏一车一人。
此外,为了保障货车物流正常快速通行,武昌收费站对货车司机实行闭环管理、“点对点”转运。中高风险地入汉货车经过查验后,须由专人执行全程引导、闭环接驳、原路返回监管工作。
“高速口是入汉车辆防疫的‘关键落点’,我们将以更加严谨细致的态度落实防疫要求,科学高效做好保通保畅工作。”蔡庆说。 (记者严芳婷)
(来源:《湖北日报》2022年10月29日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