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4月5日 星期六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湖北日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携“湖北经验”进驻上海方舱

【湖北日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携“湖北经验”进驻上海方舱

2022-04-07 16:37 湖北日报

4月6日20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第一组32名队员,成建制入驻上海最大的方舱医院——浦东新区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作为组长单位,他们与其它湖北援沪医疗队的28名队员联合组队,以成功应对多次疫情的“湖北经验”,开启管理W3舱内1300余名轻症患者的第一个“夜班”。

入舱前4个小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全体党员在党旗下庄严宣誓,誓言打赢这场抗疫攻坚战。今年1月份作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家组成员被派往河南参加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疫情的医疗救治、一个月前又在武汉鏖战过奥密克戎的该院呼吸内科胡克教授,也结合自己的抗疫体会,通过视频向即将进舱的医疗队员们发出殷殷关切和提醒。

“一定要了解舱内的轻症病人有没有打疫苗,有没有打第三针加强针,这都是病情可能转重的高危因素。”胡克教授反复叮嘱队员们密切关注血氧饱和度等客观体征,耐心细致与病人沟通交流,帮助他们保持良好心态,同时及时上报病人变化,与上海当地医院和其他援沪医疗队团结协作抗击疫情。

作为两年多来一直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的专家,胡克跟大家分享了一个月前武汉应对奥密克戎的临床治疗和院感防控经验。他鼓励队员们,不同于两年前的“遭遇战”,目前国内应对新冠病毒已有较为成熟的治疗经验,医疗救治设施也有了充分保障,相信将“湖北经验”应用至上海抗疫,必将助力上海战胜疫情。

“两年前参加武汉抗疫,我还是一名在读博士,跟随导师胡克教授连续在抗疫一线工作120余天,累计参与救治危重症患者150余人。此次我作为一名医生进驻上海方舱,我有信心也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全国“最美大学生”、全国“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全国“样板党支部”成员、该院首批进驻方舱的医疗队员赵东表示,援沪抗疫使命光荣,青春在磨砺中出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的全体党员将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冲锋在前,以昂扬斗志圆满完成抗疫任务。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领队沈波介绍,2020年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武汉最早开舱、最晚休舱、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主导运营的武昌方舱医院,打造战疫“红色堡垒”,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确保了武昌方舱医院有序、规范、高效运转,交出了病人零病亡、零回头,医护零感染的耀眼“答卷”。本次入舱人员也充分借鉴武昌方舱经验,60名队员分成医疗组、护理组、院感组、物资组、综合组,各司其职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全体党员医护表示,本次入舱后,他们将续写“红色传奇”,充分借鉴武昌方舱医院的党建和管理经验,支部22名党员将亮明党员身份服务患者,充分彰显基层党组织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重要作用,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确保高效救治患者,尽最大可能尽快遏制疫情。(通讯员杨岑、实习生张小倩)

(来源:《湖北日报》客户端2022年4月7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