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4月5日 星期六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在接手亲子方舱前

【楚天都市报】医护人员突击练习哄娃技能

【楚天都市报】医护人员突击练习哄娃技能

2022-04-07 10:20 楚天都市报

湖北援沪医疗队被网友们昵称为“热干面”,为了更好地为上海方舱医院里的感染者们做好服务,这两天医疗队员们想出了许多暖心之举。

“得知我们要援助的是亲子方舱医院,队员们就开始想着如何逗小朋友们开心。”4月6日,武汉市汉阳医院援沪医疗队副队长刘平说,她和几名队员为了照顾好小朋友,连夜突击训练“哄娃”技能,希望能给这群小可爱带去精神上的鼓励。

该院普外科护士陈璐今年21岁,她在酒店房间学习跳舞,希望学会“加油鸭”儿童舞,有机会跳给孩子们看,一来和他们拉近距离,二来给他们加油鼓劲。“孩子情绪稳定了,家长们也会更安心。”麻醉科护师王十妹为了哄小朋友开心“恶补”画画,把可爱的“大白”画在胸前。22岁的呼吸内科护士涂亚琴特意翻出平板电脑,跟着网上的视频,一步步学习如何给孩子换尿不湿、冲奶粉,不懂的地方,还特意向姐姐打电话请教。

防护服上没有口袋怎么办?来自武汉市第三医院的援沪医疗队员提前制作了护理小背包,并在上面写上对上海人民的祝福。该院烧伤科护士长王璇表示,正式进入方舱工作后,队员们的工作包括做核酸检测、测量生命体征、心理护理等。医疗队员会随身带体温枪、笔、本子等小物品,以便随时能帮助患者。不过,防护服上没有口袋,他们便想着缝制一些小背包,方便工作。同时,在背包上写上祝福,给上海人民加油打气。护士吴佳佳说,武汉战疫期间,她曾参加过隔离点的救治工作,当时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不管是笔、本子,还是患者临时要借的物品,他们都能随时从这个兜里掏出来。

武汉市第四医院的援沪医疗队员,在进驻方舱医院前,除了强化培训诊疗流程等专业知识,大家还自发地加了一堂“课”——学习上海话。武汉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该院呼吸内科医生王伟娜特地在网上收集了有关日常礼貌用语及医疗相关的上海方言,并在工作群中分享给队员们,就连在前往方舱医院的大巴上,大家还拿着手机对照着突击练习。“我们考虑到进入方舱的患者可能会焦虑,如果能够在语言上实现‘无缝对接’,不仅有助于和患者交流,还能让患者感觉更亲切,对患者的情绪有舒缓作用。”王伟娜说。(记者 郑晶晶 刘迅 李曼英)

(来源:《楚天都市报》2022年4月7日第四版)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