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5月18日 星期日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健康报】金银潭医院:打造一流研究型传染病医院

【健康报】金银潭医院:打造一流研究型传染病医院

2021-12-10 09:57 健康报

今年10月,湖北省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荣获“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同时,由其牵头承担的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肺结核新药临床评价技术平台建设”课题高分通过验收,相关成果同步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多年来,医院始终把科研创新放在首位,努力打造高水平专业人才队伍,充分激发人才活力,不断提升科研实力,获得一系列重要成果。科研创新也成为金银潭医院推动建设国内一流研究型传染病医院、经受住疫情大考的关键所在。

五大科创平台“握拳出击”

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肺结核新药临床评价技术平台建设”课题,是“十三五”2020年新药专项“新药临床评价技术平台”课题中鲜有的针对肺结核的研究。

“肺结核新药临床评价技术平台建设”课题顺利通过验收,不仅为金银潭医院向研究型医院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广大传染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通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医院已搭建起由国家示范性药物临床评价技术平台(GCP)、转化医学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感染性疾病与健康联合实验室,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武汉传染性疾病诊治研究中心组成的五大科研平台。2021年,五大平台不断取得科研新进展、新突破。

作为“十三五”期间国内仅有的两家肺结核示范平台之一,仅在2021年,医院就获得了26个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过评批号,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名。

转化医学中心建立了抗病毒药物筛选与药效评估服务平台。该平台专注新药筛选与研发,构建肠道病毒、HIN1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BV)、寨卡病毒、疱疹病毒等常见病毒的抗病毒活性化合物筛选与药效评价模型,多项研究发表在权威国际学术期刊。

创新机制 厚植人才土壤

近两年,金银潭医院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不断提升个人与团队能力,加速向研究型医院转型。

今年上半年,医院与中日友好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达成深度合作,引进青年骨干专家常驻医院,主持呼吸与危重症科建设。经过半年多的努力,该科综合实力与影响力不断提升,并辐射周边地区,为众多疑难杂症患者解除病痛。

今年9月,金银潭医院院长黄朝林当选湖北省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借助湖北省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湖北省传染病专科联盟、湖北省医院协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等力量,医院积极搭建专业交流平台,强化多学科共享、协作,助力湖北省感染性疾病、传染病临床诊疗与科研发展。

通过完善、加强科研平台与体系建设,金银潭医院积极为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开放、优良的平台与资源,组织高效的创新团队,吸引和培育了一批传染性疾病临床研究专家、研究人员开展学科前沿研究,对传染病专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补强硬件短板 加速发展

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金银潭医院还积极补短板,进一步改善科研环境,完善科研设施条件,为科研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医院总投资10亿元左右,新建科研大楼,总建筑面积38780平方米,设置研究型床位300张,同时建有应急病房、教学用房、实验用房(含P2、P3实验室)、实验动物室、学术交流中心、样本库等功能用房;新建应急病房,新增床位236张(45间负压隔离病房和191张普通传染病病床),并配备应急指挥大厅等。

科研大楼不仅有助于改善医院科研条件,还将成为湖北省传染病领域高水平研究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为湖北省与武汉市公共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许丽 林坤)

(来源:《健康报》2021年12月9日第六版)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