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4月5日 星期六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长江云】乡村医生坚守大山深处 五峰乡亲写诗感恩

【长江云】乡村医生坚守大山深处 五峰乡亲写诗感恩

2021-12-16 15:54 长江云

茅庄人民真幸运

来了一位好医生

千家万户留足印

一心只为老百姓

童叟无欺平价药

医术精湛救人命

小康路上齐步走

共同建设茅庄村

这是今年秋天一位来自宜昌市五峰县湾潭镇的村民有感而发写的一首诗,题为《赞!元华医生》。

爱岗敬业、任劳任怨

坐落在群山中的五峰县湾潭镇茅庄村,山大、人稀,村里年轻人大都常年在外务工,留下老人独居生活。为防止村里的留守老人“小病小痛能忍就忍”,出现不按时服药、不服药及小病拖成大病的问题,湾潭镇茅庄村卫生室的谭元华医生都会定期的入户随访,主动为大家做健康监测,测血糖、量血压,指导科学合理用药。时常随访总人数多达一两百人,从日出到夜幕、从计划到完成需要整整半月的时间。工作闲暇之余,谭元华医生还会上门去看望在村中的留守老人,如同女儿般陪他们拉拉家常,说说话。渐渐的谭医生对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和各户人家的身体状况都了如指掌、熟稔于心,正如诗中所写“千家万户留足印,一心只为老百姓”。谭医生勤恳、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使得茅庄村的村民们都忍不住称赞。但这些都仅仅只是谭医生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谭医生她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面对乡亲们时总是热情体贴,轻言细语,当地的乡亲们都亲切的称她为“元华”,在乡亲们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她总说:“茅庄的乡亲们都特别的热情、实在。每次入户随访,热情好客的乡亲们总是会又倒茶又给好吃的,有时候自己都不好意思了,所以,自己必须好好的服务于大家,守护好全村村民的健康,才对得起大家的一片真心”。

医德高尚、乐于奉献

在茅庄村,彭泽荷老师两老之前常年居住在外地,今年刚回老家没多久,谭医生就进行了入户随访。随访得知两老都患有慢性疾病,她随即把两老录入了慢病随访系统进行管理,定期的上门为他们测量血压血糖,指导用药。

因为两位老人居住在山上,交通不便,行动受限,所以需要下山就诊或者办理其他事情,让老人头疼不已。谭医生得知这一情况后,每当老人有需要,她都会亲自开车接送,药快吃完了的时候,谭医生就直接开好药给二老送上去。这一份无私的奉献,如同儿女般的关怀,感动了两老,于是,就有了《赞!元华医生》,这首诗不仅仅表达了两老的感激之情,更是表达了茅庄村乡亲们对谭元华医生信任和支持。

无怨无悔,坚守岗位

国庆节期间,已经工作了一天的谭医生下班刚到家,村民就打来电话要买药,谭医生挂掉电话后立马往村卫生室赶过去。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无论在哪里,只要一个电话,随叫随到。平时村民们有需要买药的,又不方便行走或者交通不便的,谭医生都会把药带着,入户的时候就顺道送到大家的手中,或者专程开车送去;平时谁的药快吃完了,也会定期的提醒.....像这样一些温暖的小事儿还有很多很多。

服务于民,取信于民。据谭元华医生介绍,她刚去村卫生室的第一个月接诊量不到十个人。现在,每月已经有近百人了。这一切的变化,离不开谭元华医生平时的真心付出和她精湛的医术,正如诗中所说“童叟无欺平价药,医术精湛救人命”。由此,获得了大家的信赖和支持。

“选择学医可能是偶然,但你一旦选择了,就必须用医生的忠诚与热情去对待它”。其实,还有很多很多的医务工作者,都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负责的为群众服务,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正是这群白衣天使,守护着大家的小家庭,让在外工作的子女,可以安心工作,让在家中的留守老人和孩子,有一份爱的温暖。(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胡文超 乐城 通讯员 熊兴丽 万启辉 李鹏飞 责任编辑 张冉)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