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5月16日 星期五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湖北日报】免疫屏障与防护意识要“双加强”

【湖北日报】免疫屏障与防护意识要“双加强”

2021-10-27 16:47 湖北日报

全国多地近期陆续开打新冠病毒疫苗“加强针”。同时,在持续做好12岁以上人群接种工作的基础上,湖北启动3至11岁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日前,国内出现多点散发本土疫情,加之今冬明春存在新冠与流感叠加流行风险,此背景下,科学推进“加强针”接种,有序扩大疫苗接种人群的覆盖面,将为筑牢免疫防线再加一把力。

构建免疫屏障,依靠的是每个人的“一臂之力”。我国疫苗接种工作稳步推进,截至上个月,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覆盖人数达11亿,超10亿人已完成全程接种。这一庞大数字的背后,是我国在防疫宣传上超强的动员力和行动力,是人民群众凝心聚力、同心战疫的强大决心。但是,我们与病毒的较量远没有结束,只有在防疫屏障的建立上更坚实、更迅速,才能在应对病毒时更主动、更有效。

“加强针”如何打?适合哪些人群?3至11岁儿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安全性如何?答疑解惑越及时、越权威,越能增强人们的信心和接种疫苗的积极性。针对应对变异毒株,“加强针”是否更有效的社会疑问,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第一针是致敏,第二针和第三针是唤醒大量的记忆细胞……第三针比第二针差不多会提高5至10倍以上的能力应对变异株。”针对3到11岁儿童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必要性和安全性问题,湖北省疾控中心专家也一一作答,“根据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儿童组(3-11岁)接种疫苗之后,安全性良好。”

抗疫是多个战场同时作战,既需要我们在免疫屏障上筑牢堤坝,也需要我们在防护意识上提高警惕。疫苗“加强”了,也并不代表万事大吉。在常态化防控措施的落实上,在每一个需要固守的关卡上,在个人防护的微小细节上,处处不可松懈。时刻牢记“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多一点宁夏司机董文军式的坚持坚守,多一点西安兵马俑景区的科学布防,多一点个人防护的认真自觉,才能最大限度为防疫贡献力量。

抗疫是一场持久战。优化疫苗接种服务,促进防护意识养成,在“双加强”上下“双功夫”,就能更好地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