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7月25日 星期五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提升基层防治能力 湖北将完成20万人次慢阻肺高危人群筛查

提升基层防治能力 湖北将完成20万人次慢阻肺高危人群筛查

2022-05-16 19:35 健康湖北

慢性呼吸道疾病是全球“四大慢病”之一,在全球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总死亡人数中占比达10%,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最为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2019-2020年湖北省4个监测点的结果显示40岁以上居民慢阻肺患病率11.95%,估算全省慢阻肺患病人数约400余万,慢阻肺已成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慢性疾病,构成了重大疾病负担。

2021年,省政府正式印发《湖北省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5年)》,明确加强对呼吸类慢病的规范诊断和治疗,加快建设全民防治体系,使人群发病率、致死率和疾病负担明显下降,在2022年底前完成70岁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小于等于9.0/10万的目标。

根据省卫健委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省70岁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为8.6/10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明显下降。

近日,湖北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中心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刘辉国教授接受湖北省政府门户网站专访。

刘辉国介绍,“323”攻坚行动开展后,通过省、市、县三级防治体系建设的完成,全省二三级综合医院基本达到呼吸学科规范化建设的达标标准,基层医疗机构也普遍开展了呼吸学科规范化建设项目。至2021年底,我省二三级医院完成规范化认证的单位152家,达到80%以上;全省100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了肺功能检查仪可以开展肺功能检查。同时,行动选定5个区(县)作为项目试点进行慢阻肺高危人群筛查以及后续综合管理,共筛查慢阻肺高危人群25000人。2022年,还将进一步开展全省21个试点共计20万人次慢阻肺高危人群筛查及综合管理工作。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即将来临,刘辉国教授强调,目前慢阻肺90%以上都与抽烟有关系,吸烟量的多少与慢阻肺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且烟草不仅对于慢阻肺有影响,对于肺癌、心脑血管疾病都有直接关系。戒烟是预防慢阻肺的重要措施,也是最简单易行的措施,在疾病的任何阶段戒烟都有益于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慢阻肺为何发病率如此高?
湖北如何开展慢阻肺的早诊早筛?

随着体系化建设逐步完善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规范化诊治能力有提高吗?

一起听听刘辉国教授为您细细讲解! 

对话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中心主任

刘辉国教授


专家档案

刘辉国,湖北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中心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常委,兼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哮喘学组副组长,湖北省呼吸内科医疗质控中心主任。同时还是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国呼吸与危重医学杂志、国际呼吸杂志、临床内科杂志等专业医学杂志编委,长期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对各类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重症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