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7月25日 星期五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什么是中暑?医生提醒:有这些症状,你可能已经中暑!

什么是中暑?医生提醒:有这些症状,你可能已经中暑!

2024-07-29 10:45 健康湖北

在享受了伏天里

台风过境的短暂清凉后

高温天气再度发展

湖北又开启了新阶段的

“焖烤”模式


高温天气下

很容易中暑


什么是中暑?

中暑有哪些症状反应?

哪些人群容易发生中暑?

如何预防和急救?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一种因高温环境导致的急性疾病,通常发生在炎热的夏季。当人体在高温、高湿度环境下长时间暴露,且未能及时采取降温措施时,体温调节功能可能失调,导致体内积热过多,引起中暑。


中暑的类型及症状?

    从临床表现来看,中暑由轻到重可分为3大类:

    1.先兆中暑

    主要症状: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小于37.5℃)。

    2.轻症中暑

    主要症状:先兆中暑症状继续加重,体温上升到38℃以上,并且出现皮肤灼热、面色潮红或脱水(如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症状。

    3.重症中暑

   (1)热痉挛

    主要症状:肌肉疼痛或痉挛,尤其在运动后常见。多见于手、小腿、足、大腿或手臂。收缩时肌肉变硬、紧张和疼痛。

   (2)热衰竭

    主要症状:突感全身不适,头晕目眩,呼吸困难,脸色苍白,嘴唇发紫,皮肤湿凉,脉搏快而弱,血压低,中心体温不高或正常。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苍白、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心率加快。

   (3)热射病

    主要症状:体温高达40℃以上,最高可达42℃,皮肤干热无汗、意识模糊、晕厥、惊厥或昏迷,伴有多器官功能衰竭。


    出现先兆中暑,如及时转移至阴凉通风处,降温,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出现轻症中暑,采用和兆中暑相同的处理方式,数小时内可恢复。如果轻症中暑不及时救治,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重症中暑。出现重症中暑,患者应立即脱离环境,快速、有效、持续降温,尽快转运至医院。


哪些人群易发中暑?

    婴幼儿和65岁以上的老人;超重或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高温天气进行剧烈活动(比如体育运动、军事训练、户外活动等)的人群,即使年轻健康的人也有可能中暑;饮酒或者服用影响机体散热、减少出汗等药物(如抗组胺药物、抗胆碱药物等)的人群。

    具体来说,中暑的发生与个体以及环境等因素有关。

   (1)个体因素:①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少汗症、严重皮肤疾病等;②年龄:如65岁以上的老年人、婴幼儿;③防暑意识不足:如因节俭选择不开空调、泡温泉或蒸桑拿时间过久等;户外劳作人员等;④超重或低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 25或<18.5;⑤药物影响:服用某些影响体温调节的药物,如抗胆碱类药物、抗组胺类药物、抗精神病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⑥特殊人群:如孕产妇、卧床需要他人照顾的人群。

   (2)环境因素:①居住环境:高温(湿)、通风不足;②强烈的太阳辐射:连续数日高温天气、突然升温≥5-10℃等。


如何预防中暑?

    1.保持凉爽

    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如中午12点至下午3点)进行户外活动。穿着轻便、透气的衣物,选择浅色服装。使用空调、风扇等降温设备,保持室内凉爽。

    2.充足饮水

    多喝水,避免咖啡、酒精等利尿饮料。在大量出汗时,适量补充含电解质的饮料。

    3.注意饮食

    多吃水果和蔬菜,补充水分和维生素。饮食清淡,避免油腻食物。

    4.了解自身健康状况

    老年人、婴幼儿、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应特别注意防暑降温。定期监测体温和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异常。


中暑如何急救处理?

中暑急救措施

   1.立即转移

    将患者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或有空调的地方。

    2.降温措施

    用湿毛巾擦拭患者身体,或者用冰袋敷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用风扇对着湿毛巾吹风,加速降温。

    3.补充水分

    让患者饮用含电解质的凉水或运动饮料。如果患者意识不清,不要强行喂水,防止呛咳。

    4.寻求医疗帮助

    如有严重症状(如体温过高、昏迷、抽搐等),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在专业医护人员到来前持续降温。



中暑是一种可防可治的急性疾病

了解其症状和预防措施

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可以有效减少中暑的危害

希望大家在炎热的夏季中

注意防暑,保持健康

享受美好的夏日时光



供稿: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

作者:金晓晴

审稿专家: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副主任 主任医师 夏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