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5月19日 星期一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央视新闻客户端】国际锐评丨中国经济能否扛得住外部冲击?一季度数据给出答案

【央视新闻客户端】国际锐评丨中国经济能否扛得住外部冲击?一季度数据给出答案

2025-04-17 21:20 央视新闻客户端

“这个数字体现了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和活力,表明中国经济完全有能力应对外部挑战。”16日,在中国官方公布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5.4%后,美中合作基金会执行主席约翰·米勒-怀特与《国际锐评》交流了看法。英国广播公司称中国经济增长“超预期”,《金融时报》、彭博社则分别用“强劲”“稳固”来评价这一表现。

怎么看5.4%的经济增长?纵向看,这一数字比去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2%,高于去年全年5%的增速,也高于去年一季度5.3%的增速;横向看,这一增长率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延续了回升向好的态势。而且,这一成绩是在国际环境变乱交织、不利影响加深的背景下取得的,实属不易。

今年以来,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多轮关税,对世界经济秩序造成严重冲击。外界十分关心: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能否“扛得住”?一季度数据给出了答案。

细看这份“首季报”,一个鲜明的特点是“底盘稳”。一季度以来,生产需求指标加快回升,全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而且,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两个月回升,表明市场预期持续改善。经过多年积累和发展,中国已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强大的配套能力,为经济发展奠定了牢固基础。

在“稳”的基础上,动能也更“足”。这些年,中国经济已从依靠投资和出口带动,转向由内需和创新共同驱动。过去五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80%。一季度数据同样体现了这一发展模式的转变。

从内需看,一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比去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而且在逐月回升。从“夜经济”、AI游戏的流行,到动画电影《哪吒2》持续火爆,中国已进入消费升级的关键阶段,市场成长性好,空间非常大。法国美容品牌LPG全球首席执行官蒂埃里·杰告诉《国际锐评》,中国是公司的全球第二大市场,“尽管近两年受到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但我们依旧十分看好中国,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开放的市场之一,拥有很大的消费潜力”。

从创新看,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比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出3.2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在全部投资中占比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表明创新引领作用增强、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德国宝马大中华区总裁高翔告诉《国际锐评》,目前人工智能已成为公司与中国合作的关键领域之一。就在3月份,宝马中国与华为终端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智能应用与功能。下一步,公司将推动中国本土力量深度融入创新体系。

在复杂的环境中前行,中国发展经济的“实招”很多。去年以来,中国高层部署了一揽子增量政策,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今年以来,一些政策措施加力增效,比如“两重”“两新”政策支持力度更大、补贴范围更广,尤其是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明显。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4月8日零时,消费者累计购买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3571万台,发起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208.5万份,有力拉动了消费回升。

事实上,经过多年大风大浪的考验,中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政策“工具箱”充足。这为应对外部冲击和挑战提供了有力保障。

底盘稳、动能足、实招多,再加上持续扩大开放、拓宽贸易“朋友圈”,中国经济的磁吸力越来越强。今年以来,“看好”“上调”“做多”成为围绕中国的热词,一些外企高管坦言“放弃中国市场,等于放弃未来十年的增长门票”。近日,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纷纷将中国股市评级从“中性”上调为“增持”,高盛甚至作出“超配”评级。眼下,第五届消博会和第137届广交会正在中国举办,见证中国与世界的同频共振。

当前,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贸易保护主义上升。美国加征高额关税短期内给中国经济带来一定压力,但改变不了中国经济持续长期向好的大势。随着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中国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外部挑战,实现既定发展目标。就像英国赫力昂(中国)副总裁傅悦所说,中国经济的底气也是外资深耕的底气,因为中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避风港”。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