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4月1日 星期二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新华社】再加码!我国推出新一轮举措加力扩岗稳就业

【新华社】再加码!我国推出新一轮举措加力扩岗稳就业

2025-03-28 14:34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 题:再加码!我国推出新一轮举措加力扩岗稳就业

新华社记者姜琳

就业连着收入,事关千家万户。

为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变化对就业影响,促进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国务院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3月27日发布方案,推出一揽子举措加力岗位挖潜扩容、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方案充分体现了经济发展与就业促进的有机结合,体现了产业政策、重大项目与就业政策的有机结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陈勇嘉表示。

一方面,在岗位开发上,重点聚焦产业发展、扩大消费、重大项目和民生服务领域,为劳动者广开就业门路。另一方面,在政策举措上,重点强化减负稳岗、扩岗激励、创业支持和人岗匹配等,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一系列更为积极、针对性更强的政策措施,将构建起促进充分就业和提升就业质量的综合政策体系,形成合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李长安说。

制造业是稳定就业基本盘和拓展就业新增长点的重要方面。

根据方案,我国将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研究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稳住制造业就业规模;持续开展先进制造业促就业行动,培育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低空经济等就业新空间;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增强新兴技术创造就业效应。

在围绕扩大消费方面,方案提出,推动消费新热点转化为就业新渠道。同时在放大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就业增量上,加大以工代赈实施力度,增加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吸纳更多低收入群众就地就近务工。

围绕保障重点民生服务促进就业,方案要求壮大养老服务产业,加快建立养老服务师职业资格等制度。推进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吸纳各类卫生健康人才。增加普惠托育服务,更多吸纳就业。

着眼于拓宽劳动者城乡基层服务空间,方案提出,加大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岗位供给;适当扩大“三支一扶”计划、“西部计划”招募规模;引导法学专业毕业生、律师职业实习人员等到西部基层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针对诸多求职者关注的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招聘,方案提出一系列新举措,包括盘活各地教育类、卫生类等事业单位编制资源,加快招聘组织;推动高校设立助学助管岗位或就业见习岗位,支持相关单位加大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力度;鼓励国有企业带头吸纳就业等。

约1.9亿户经营主体承载着数亿人的就业创业,是稳就业的关键一环。

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加大对不裁员少裁员劳动密集型企业等促进稳定就业的企业金融支持力度;研究将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纳入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范围;延续国有企业一次性增人增资政策实施期限至2026年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高创业担保贷款额度……方案以一系列务实举措,加大减负稳岗支持力度,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今年以来,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同时也要看到,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仍有部分企业经营存在一定困难。政府拿出‘真金白银’,及时兑现税收优惠、担保贷款、就业补贴等各项政策,将鼓励企业更多吸纳就业。”李长安说。

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1222万人,脱贫人口务工规模需要保持在3000万人以上,还要保障相当数量农村转移劳动力稳定就业。总体看,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李长安认为,方案部署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对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至关重要。“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企业用人要求也在变化提升。只有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才能真正提高劳动者的竞争力和就业质量。”

方案还提出,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保障低收入劳动者劳动报酬权益。持续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依法查处就业歧视、黑职介、招聘欺诈等违法行为。专家表示,相关举措将推动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助力高质量充分就业。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