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5月18日 星期日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2023年湖北卫生健康十件大事”发布

“2023年湖北卫生健康十件大事”发布

2024-02-04 13:44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驻足回眸

2023年

湖北持续推进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疾控体系改革

全面推进健康湖北建设

生命健康产业全面起势

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2023年湖北卫生健康十件大事

我们一同见证!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坚持真学真信,以学铸魂强党性;坚持真察真看,以学增智解难题;坚持真抓实干,以学促干谋发展;坚持真查真改,以学正风优环境。通过主题教育,进一步推进了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夯实了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根基,进一步推动了湖北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健康的行业生态。主题教育有力促进了卫生健康工作10项重点任务全面落实,3件民生实事、6个专项整治全面落地。

2023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北省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随后,中医药工作厅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湖北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湖北省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行动方案》等文件,我省中医药发展“1+N”政策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同年,第10个湖北实验室——湖北时珍实验室在省中医院仁济楼正式揭牌。实验室聚焦人口老龄化和老年健康,加快推动重大基础性研究和成果转化,提升湖北在国家中医药创新中的战略地位,支撑引领我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围绕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3类重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2种基础疾病,出生缺陷、儿童青少年近视、精神卫生3类突出公共卫生问题,湖北省全力实施“323”攻坚行动,着力构建专家领衔、系统联动的综合防治体系,推进早诊早治,一体化推进“防、筛、管、治、研”重点任务,初步形成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防控模式。截至目前,全省注册胸痛单元1364家,数量居全国第一。已累计完成认证胸痛救治单元705家、卒中防治站769家、心律失常防治单元529家,完成一体化疾病筛查7233万余人次,打通了胸痛、卒中救治“起跑第一公里”。“323”攻坚行动荣获“第四届湖北改革奖”。

湖北加快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强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其中,武汉市引导二环以内的优质医疗资源向外围的薄弱地区延伸,差异化调整医院规模及布局。2023年以来武汉市第一医院盘龙城院区、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武汉市第四医院常青院区、武汉儿童医院西院区、同济医院军山院区、省妇幼保健院洪山院区6个新院区先后投入使用,有效填补了医疗资源薄弱区域医疗资源空白,实现全市所有行政区均有三级医院的格局。

湖北完善积极生育支持若干措施,打造多元化、多样化、覆盖城乡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2023年新增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6.75万个。其中,荆门先后出台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方案》,创新提出普惠托育生均补贴、示范机构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等一系列托育服务支持政策,推动托育机构提质降费。出台系列配套措施,推进社区托育、幼儿园托班建设,增加普惠托育有效供给,拓展“医育”结合托育服务。2023年3月,荆门市荣获首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在婴幼儿居住相对集中的乡镇、村居,省计生协会自筹资金580多万元,建立58个向日葵亲子小屋。

针对偏远地区和基层老百姓看病难等问题,湖北各地通过建设一张服务网、开展远程医疗、上线智慧辅诊等举措,加快推进数字化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更优质的医疗服务。随州市以“惠民、助医、辅政”为目标,构建全市统一规范的健康医疗大数据服务管理体系。市区域医疗数字一体化平台项目总投资7909万元,覆盖全市967个村卫生室(含社区卫生服务站)、67家乡镇卫生院(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0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在镇、村两级医疗机构部署“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打造便民惠民、业务协同、业务监管和数据高效利用的智慧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市、县、镇、村”四级医疗服务信息互联互通,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数字化、智慧化、便捷化水平。

湖北全力实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攻坚行动,切实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防治措施,有效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严重多发致残出生缺陷(包括神经管缺陷、唐氏综合征、联体双胎等)总体呈下降趋势。作为湖北省出生缺陷防治中心,省妇幼保健院依托妇幼保健网络,建立健全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实现了县级筛查、市级诊治、省级指导的网络覆盖。2023年,为18万余人次免费开展婚前医学检查,为近20万名计划怀孕夫妇免费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全省产前筛查率超过 92%。 

2023年8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北省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实施8项重大工程,到2025年,全省中医药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中医药服务、中西医结合、中医药人才、科技创新和产业高地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中医药成为全面推进健康湖北建设的重要支撑。其中,明确提出,加快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建设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推进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作为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建设单位之一,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特色中西医结合专科建设,培养中医临床人才队伍,提高中医药研制、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水平,夯实“旗舰”医院实力平台,辐射带动提升区域中西医结合整体水平。

湖北省疾控中心全面推出“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疫苗接种便民服务,拓展升级服务功能,群众可以足不出户实现新生儿预建档、接种记录查询、入托入学儿童接种证查验、预约接种、接种提醒等,目前已有1400多万关注量。疫苗接种服务串联起数字化门诊与信息平台实用功能,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在预防接种工作中的应用,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

2023年6月11日,由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主办的2021和2022年度吴阶平医学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传染病学专家、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桂希恩教授获2022年度吴阶平医学奖。桂希恩教授将50万元奖金全额捐赠给公益慈善基金,用于开展希望之友、医学生下基层、医学人文教育基金等公益活动。上世纪80年代,桂希恩是我国第一个使用基因工程干扰素的专家,并首批将大剂量干扰素应用于乙肝治疗。他建立了我国流行性出血热病原治疗的新方法,在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上做出了巨大贡献,曾荣获“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称号、贝利-马丁奖、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白求恩奖章等荣誉。

回望2023

湖北省卫生健康工作者

勠力同心,勇毅笃行

展望2024

健康湖北将继续护佑生命健康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