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7月27日 星期日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2022年湖北卫生健康十件大事”发布

“2022年湖北卫生健康十件大事”发布

2023-02-06 15:31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1月16日至1月20日 

“2022年湖北卫生健康十件大事”评选活动

在湖北发布和健康湖北平台启动

今天

十“健”大事正式揭晓↓↓↓

回眸2022
这一年是坚定,是迈进,是感动
更是初心如一的一年
这一年,湖北卫生健康工作者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始终践行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初心使命

2022年湖北卫生健康十件大事

我们一同见证!

⬇️⬇️

不论酷暑严寒、无论白天黑夜,采样检测、转运急救,隔离病房、方舱医院、疫苗接种点……2022年,作为疫情防控主力军,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始终奋战在护佑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第一线。特别是随着防控措施的不断优化调整,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上,“保健康、防重症”成为重中之重。面对发热门诊量急剧攀升、医院超负荷运转、救治压力骤然而升等重大考验,医务人员轻伤不下火线、康复随即返岗,昼夜鏖战、全力以赴做好门诊病人分流、重症患者救治、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疫苗接种服务等工作,尽最大努力保障群众看病就医用药需求,以枕戈待旦的坚守、风雨同舟的意志,践行“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初心使命不论酷暑严寒、无论白天黑夜,采样检测、转运急救,隔离病房、方舱医院、疫苗接种点……2022年,作为疫情防控主力军,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始终奋战在护佑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第一线。特别是随着防控措施的不断优化调整,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上,“保健康、防重症”成为重中之重。面对发热门诊量急剧攀升、医院超负荷运转、救治压力骤然而升等重大考验,医务人员轻伤不下火线、康复随即返岗,昼夜鏖战、全力以赴做好门诊病人分流、重症患者救治、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疫苗接种服务等工作,尽最大努力保障群众看病就医用药需求,以枕戈待旦的坚守、风雨同舟的意志,践行“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初心使命。

持续打造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湖北样板”,大力实施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工程三年行动,截至2022年,湖北已有1201个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工程项目陆续竣工。2022年4月20日,历经700多个日夜奋战,省内首家“平疫结合”医院,荆州市公共卫生中心正式投入运行。中心平时以常规医疗服务为主,在疫情波及本区域时,能迅速转换成为集中救治基地,兼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目前,一期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13.3万平方米,规范“三区两通道”,开设妇科、肾内科、骨科等23个专家门诊,共设置床位1000张。在本轮新冠患者救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增加产假,到发放育儿补贴,从优惠购房,到加大购房贷款额度……湖北省出台《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后,省内多地出台完善配套积极生育支持措施。荆门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一体化考虑生育、养育、住房、就业等各方面,切实减轻家庭生养子女负担。为孕妇提供免费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对女方年满35周岁、确需实施辅助生殖技术的家庭,给予1万元辅助生育补助金;为生育三孩的家庭发放每月500元的育儿补贴,直至孩子三周岁;对普惠性托育机构根据实际收托情况给予每个托位每年600元的补贴;对省、市评选的示范试点机构给予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为生育二孩及三孩家庭发放购房补贴;对企业在女职工产假期间支付的社会保险费用,给予50%的补贴。

自开展“323”攻坚行动以来,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全力推进攻坚行动,集中专家资源组建7个防治中心和1个管理办公室,制定技术方案和体系建设方案,推动实现市县防治体系全覆盖,集中项目资源开展疾病“防、筛、管、治、研”。作为湖北省癌症中心,省肿瘤医院建立起省、市、县三级防控网络体系,实现肿瘤登记全省全覆盖,建成癌症防治信息化平台,为癌症防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实施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惠及群众超10万人;推动第一批23家医院试点早筛门诊,指导重点地区开展重点癌种防治工作,深度培训基层技术人员超2万人次,形成多方共促早诊早治局面。加大肿瘤质控力度,印发常见癌症临床路径,开展“癌痛规范化治疗病房”创建,组织肿瘤规范化诊疗巡讲,推广肿瘤诊疗适宜技术,推动安宁疗护工作,提升全省癌症诊疗水平。

湖北充分发挥医疗资源丰富、服务能力较强的优势,积极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集中力量开展疑难危重症诊断治疗技术攻关,带动全省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提升。武汉协和医院于2011年成立器官移植中心,聚焦心、肝、肾等器官移植领域卡点、堵点,创新开展介入体肺侧枝封堵+心脏移植一体化治疗,心衰患者术前体外短期心室辅助桥接心脏移植等复杂性器官移植技术。2022年在协和西院区成立肝、肾移植中心,开展多项临床新技术,不断刷新着全国器官移植领域新记录。其中,让煎熬470天等到一对“婴儿肾”的浙江女子和接受不保留肝中静脉、行间右半肝亲体肝移植术的母子重获新生。医院已累计完成大器官移植3600余例,心脏移植数量和质量连续5年居全国首位,受者生存率等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2年,湖北省着力推进卫生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推动公共卫生应急委员会相关工作,加快推进湖北省公共卫生应急决策指挥平台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法律法规和预案体系,开展公共卫生应急体系项目建设。5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入选首批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12月,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实施的湖北省移动方舱医院项目完成,该移动方舱医院现拥有移动CT、手术车、检验车、多功能后勤保障车等各类专业车辆11台,各类专业帐篷30顶,常态化储备应急队员200人,可根据灾害类别与等级灵活机动、快速展开、投入医疗救治工作。

中医药强省建设全面推进,大力实施“时珍人才工程”,开展领军人才、优秀人才、骨干人才、基层人才梯次衔接的中医药人才选拔和培育工作。2022年7月,人社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印发第四届国医大师表彰决定,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凃晋文教授获得国医大师荣誉称号。今年82岁的凃晋文教授从医58年来,潜心钻研热病、急症、心脑病证及疑难杂症,成功救治无数危重急症患者。现在他依然坚持在临床一线坐诊,并在国家重大传染病的中医药防治中作出重要贡献。

独立指挥型急救中心实现市州全覆盖,搭建湖北省院前急救指挥调度管理系统,当前全省加速推进院前急救体系建设。2022年襄阳市投资1.3亿元,县市同频共振,建立了覆盖“市、县、乡”的院前急救“一张网”,形成以襄阳市急救中心为中心,7个县(市、区)急救中心分支,市、县、乡急救站为支点的布局均衡、城乡一体、院前院内协同的院前急救体系。打造中心城区“10分钟急救圈”、非中心城区“15分钟急救圈”、县市区“30分钟急救圈”,出车时间大幅缩短,目前急救处置率100%,无一例差错事故发生。全市院前急救“一张网”已达到“3秒内接听电话、1分钟派车、3分钟出车”的国内领先标准。

湖北统筹城乡发展布局,鼓励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加强县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统筹管理,促进优质资源向基层延伸。恩施州中心医院推进“323”攻坚行动,开展“医疗专家走基层 助力乡村振兴”公益活动,组建8支由高层次、高年资、高学历人才组成的340人专家团队,行程数万公里,深入8县市偏远乡镇开展活动17场次,免费发放药品11余万元。推动恩施州中医系统卒中中心建设1家,基层防治站建设31家,指导基层医院胸痛中心、胸痛救治单元建设6家,完成6县市癌症防治中心指导工作;建立对口帮扶关系,派驻近20名专家“驻点”帮扶,科室“组团”帮扶,提升基层专科实力和常见病多发病综合诊疗能力。

“审核医生处方,交代患者用药,他们是人民群众安全用药的‘守门人’。”2022年6月至9月,湖北省卫生健康委、湖北省临床药师培训管理中心组织全省医疗机构药师队伍,开展药学技能大练兵和技能大赛活动。全省12451名药师参与药学技能大练兵,来自387家医疗机构的参赛队伍同台竞技,加强湖北药师队伍培养,提升基层药师职业核心技能,推动湖北药师人才梯队建设。

回首2022

全省卫生健康工作者

坚守“战位”,勇毅笃行,温暖人心

展望2023

健康湖北将继续扬帆起航

     护佑你我,健康向未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