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7月25日 星期五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全省56.4万名医务工作者力保患者就医需求

全省56.4万名医务工作者力保患者就医需求

2022-12-28 08:58 湖北日报

“看着越来越多患者转入普通病房、出院,我们每一步的付出都是值得的。”12月27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冉晓欣慰地说。两周前,冉晓在工作岗位感染新冠病毒,但仅仅四天后病情缓解的他又回到一线,坚持每天出诊10个小时以上。截至目前,全省56.4万名医务工作者日夜付出,全力保障患者就医需求。

12月以来,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快速到来,又逢季节性就诊高峰,医院患者陡增。一边是工作量攀升,一边是医务人员“战斗性减员”,医疗机构承受着巨大压力。但为了能千方百计扩展收治能力,全力以赴保健康、防重症,“轻伤不下火线”“稍有好转就申请返岗继续战斗”的场景近来每天都在医护人员群体中上演。

“我除了咳嗽,没有其他症状,可随时返岗。”“我已经不烧了,预计明天可返岗。”“我感觉体力还行,明天可以排我的班。”……各个医院工作群里一句句“请战书”“返岗留言”令人动容。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急诊科主任赵慧说:“那一刻,我真实地体会到为什么我们被称为‘白衣战士’。每个医护都像上了发条的陀螺不停歇地高速运转着。”

27日,泰康同济(武汉)医院移动CT室内,一位热心的老人在候诊时注意到,技师刘慧敏的声音已经嘶哑,但是对患者依旧耐心、细心,于是主动来协助维持秩序,让刘慧敏专心操作。刘慧敏感动地说:“虽然看病等候的时间有些长,但是绝大多数患者没有怨言,还有不少人用言语或行动表达对我们的感谢和安慰,医患在面对疾病时携起手来就会共渡难关!”

在医院急诊科、呼吸科、发热门诊、儿科等“高压”救治一线,医务人员完善多学科综合诊疗制度和疑难病例讨论、会诊制度,对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实行分层分类救治;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医生们或“进驻社区居民微信群”,或上门对居家隔离的新冠感染者进行用药指导和管理,防止轻症发展成为重症,及时发现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引导患者至医疗机构就诊。

据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统计,截至12月26日,全省二级及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共设置发热门诊(诊室)1888个。其中,二级及以上医院发热门诊占比28.5%,基层医疗机构发热诊室占比71.5%。26日,全省发热门诊共接诊患者41126人,较25日减少3484人,已连续9天呈现下降趋势。(记者龙华、通讯员孙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